< 返回
专业化:给“李宁”飞一般的力量(下)

张志勇在走访市场时,常拿”李宁”的专卖店与耐克、阿迪达斯的对比,张常常会感觉到,不知为什么,”李宁”的专卖店缺少一种气氛,”李宁”的专卖店常常让你觉得不知道在表现什么。而在耐克、阿迪达斯的专卖店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运动、时尚的味道。张志勇还感觉到,李宁公司这么多年,虽然做了许多体育赞助活动,但这些体育赞助活动,效率并不是很高,并没有完全形成有效的叠加。“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李宁”,看来这样口号还是太虚,并不能有效的成为公司的发展战略,公司必须要明确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才能形成有效的突破。

2002年底,ibm的战略咨询服务团队进入到李宁公司来。在ibm的帮助下,”李宁”仔细的对公司外部环境中整个体育用品行业、消费者需求、市场竞争和公司内部的企业经营现状、企业的竞争优势与资源做了深入的分析。越来越多的问题被发现出来。

经销商认为”李宁”每季的sku过多,但单品的销量少,主流产品没有延续性,难以做出销售预估;产品的系列性不好,例如乒乓系列只有服装但没有乒乓鞋,产品没有风格。而在公司内部管理上设计师设计的产品最终投入生产的不到30%,造成大量的无效劳动;产品的生命周期平均只有半年,有的甚至只有2个月,没有主流卖点贯穿产品,产品的延续性差,产品的原创性差,产品设计的目标客户群不清,使产品设计的针对性差。

在产品订货会上,”李宁”没有清晰的市场推广计划供指导经销商订货,产品没有专业的运动属性。零售网点位置一般,商场内的陈列位置不好,不同单店的协调工作差,打折往往不统一,不能同时进行, it网络落后。这凸显出李宁公司没有着重培养自身的零售管理能力:选址、谈判能力受管理机制制约,反应速度慢,单店管理能力(业态,vm,品类)差,店铺复制能力、加盟管理能力差,终端信息采集、分析能力差等等。

李宁公司战略的不明确造成业务策略的模糊、偏战术化(以应对为主)。归纳起来,”李宁”的品牌在时尚与专业之间徘徊,研发缺乏主导宗旨、核心技术,产品新品类推出与淘汰有随意性,渠道自建相对于整合控制无重点,市场秩序紊乱,零售多品牌相对于”李宁”专卖之间,无明确战略,供应链处于市场拉动型和.生产导向型之间,也无明确战略。

方向性的缺失,使得公司的内部结构上出现了问题,公司的内部结构的问题,又导致了市场运营上的问题,总之,公司的一切的问题都可归结为无清晰的战略这一核心问题上。

然而,在十多年的经营与市场竞争中,李宁公司已经做出了显著的业绩,积累了许多资源:国内销售量第一、最大规模销售网络、认知度最高的国内体育用品品牌、最完整研发体系、运动专业化程度国内最高、最先以自身品牌走国际化道路。这些优异的表现是不是”李宁”的核心竞争优势呢?

ibm公司认为,”李宁”进入市场早、销售渠道基础扎实、综合财力良好是”李宁”最为核心的竞争优势。

ibm认为,李宁品牌是体育用品行业内第一家中国品牌,”李宁”挟中国改革开放、振兴民族产业的历史性契机,完成了“第一攻击波造牌”,先发优势明显:品牌认知度远高于国内其他品牌,甚至高于耐克和阿迪达斯;产品的综合表现得到广泛认可;沟通成本相对低;以“中国第一家民族品牌”身份抢先建立了与政府和公众的良好关系;专业运动属性有良好基础:创业者本人是专业运动员(自然品牌联想),国家专业运动队赞助活动起步早,国内惟一有潜力以专业属性(单项运动)带动综合性的品牌。这在理论上来说,”李宁”有了先发优势,抢占市场后,后继竞争者要以成倍的投入来追赶才能取得”李宁”今天的成绩。

而对于渠道来说,李宁公司的销售网络初具规模,虽然网络的质量(如商铺位置、销售额等)参差不齐,但是已有了相当扎实的基础:网络覆盖面大、全,能辐射全国主要区域;零售终端业态多样;网络本地化程度高,由最熟悉本地市场的本地人经营;经销商经多年培育,相对稳定,对李宁牌忠诚度高;渠道改良的基础好,起步快、二次投入低,渠道的横向拓宽,渠道的纵向延伸、渗透都很好,渠道的多元化兼容多品类产品。

因此,基于对李宁公司问题分析以及“李宁”优势的分析,ibm认为,“李宁”必须在业务发展方向有所舍弃,应当聚焦资源,将原来李宁的品牌优势放大。

“李宁”需要把体育专业化作为自己的发展战略。

李宁公司欣然同意了这一提意,这一时间是在2002年底。

专业化,释放”李宁”的力量

有了战略方向感的”李宁”,在10多年前积累的基础上,开始将自己的战术活动一致性。市场是最好的检验者,2002年 李宁公司营业额达到约9.58亿元人民币,2003年12.76亿元人民币, 2004年为18.78亿元,较上年大幅上升47.2%,纯利上升42.0%,而2005年,”李宁”将有望营业额突破了20亿元。我们看到,”李宁”自2002年底确定发展战略,短短的两年多时间,便取得了一个飞越性的增长。”李宁”是如何在战略指导下,制定新的营销战术活动并且要把原来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到和新的发展战略目标一致起来呢?

体育专业化,对李宁公司在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如图1):”李宁”要有符合消费者运动心理诉求的市场定位;合理、完善的产品线;提高运动表现的产品功能;专业的运动营销和推广。

针对这四个方面,”李宁”制定了一系列的策略和推出了许多改进的营销活动。

“李宁”的体育专业化的发展战略的目标群体是15岁到25岁之间,针对这一年轻消费者的专业运动定位对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和零售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改变方向。研发、营销、通路的变化,将是对”李宁”新的品牌战略得到实践的关键要素。”李宁”开始了围绕战略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战术性活动。

研发上,”李宁”的原来的情况是,”李宁”拥有开发中心和一定的研发能力,但产品研发主要集中在款式和样式上,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投入不足,产品的运动系列化程度较低。根据专业化战略的要求,需要”李宁”加大运动科技的研发投入和力度,加大产品的运动系列化力度。以此策略为指导,2004年8月 李宁公司与美国exeter 研发公司ned frederick 博士合作,共同致力于”李宁”运动鞋核心技术的研发。2004年,李宁公司与香港中文大学人体运动科学系合作,对李宁公司生产的运动鞋的力学特性进行运动生物力学测试,建立专业运动员的脚型数据库,对专业运动特征进行数据搜集和分析,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专业性和舒适度。2004年10月份,与r&d设计事务所合作,进行”李宁”运动鞋的设计工作。 2004年11月 香港设计研发中心“李宁体育科技发展(香港)有限公司”成立,集中负责设计李宁牌服装产品。

营销上,”李宁”原来的情况是,核心消费群老化,产品定位偏向休闲,缺乏专业运动属性,亲和力作为品牌个性没有迎合和满足年轻消费者诉求,营销推广以传统媒体和情感型广告方式为主。改进的方向是定位15-25岁年轻人消费者,淡化对产品休闲性的宣传和推广;塑造专业运动用品形象,塑造运动的、个性的、成功的品牌个性,采用合适的体育代言人,中短期内以产品功能型广告为主,辅以情感型广告,加大运动营销投入。

以此策略为指导,2003年2月 李宁公司与“足球先生”李铁签约,双方共同致力于专业足球产品的开发,标志着李宁公司走向专业足球领域。2004年2月, 第一款李宁牌专为足球明星李铁设计之“tie”专业系列足球鞋问世, 2004年9月,第一款李宁牌专业篮球鞋freejumper问世,标志着”李宁”进入专业篮球产品领域。实际上,李宁公司已经在2004年底成功进入不同体育类别之新型专门鞋类系列(如足球、篮球、网球、跑步及健身等)。

同时,在广告方面,”李宁”推出了系列针对提升大众对“李宁牌”的运动产品及新型专门鞋类系列的功能性广告,2004年4月推出以“李宁带给中国运动飞的力量”为主题之全新广告系列及“一切皆有可能”的品牌理念,这一切在中国市场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市场反应。

渠道终端上,”李宁”原来的情况是产品商品陈列以休闲为主题,店内pop宣传和营销以休闲为重点,经销商产品选择缺少以运动为出发的考虑。改进的方向是按照运动项目在终端陈列产品,店内pop宣传和推广以产品科技、性能为重点,培训经销商和零售人员,掌握运动科技知识以及同消费者进行沟通的技巧。

以此策略为指导,”李宁”早期就开始了对渠道的调整,李宁公司除了要求经销商必须开专卖店以外,公司还花大力气为经销商做培训,为经销商培养合格的店长。同时,”李宁”自己也在建设专卖店。基本上在每个专卖店,”李宁”都会根据技术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通过功能性广告和售店内pop向客户进行详细的沟通和阐述;产品的标牌也有对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和解释。这些微小的变化,都慢慢在消费者心目中,开始形成李宁品牌科技含量高及专业化的形象。实际上,到2004年底,”李宁”的店铺总数量达2887间,其中,特许经销商经营零售门市2526间,自营零售店120间和自营特约专柜241间。此外在北京及上海之黄金地段开设了三间店面较大及陈列及装修现代化的旗舰店。而到2005年,这些店面的形象,已经进行了第四次升级,以符合新的发展潮流。

在众多营销策略发生调整中,”李宁”的体育营销调整是最为明显的。战略目标明确以后,”李宁”的体育营销也显得专业化起来,”李宁”这时将精力聚焦在体育营销资源的争夺方面,资源得到聚焦,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过去,李宁公司在运动赞助方面缺乏清晰明确的指导战略,相比竞争对手耐克只集中在足球和篮球两个项目上的策略,”李宁”将有限的运动推广费用分摊到了多个项目的赞助上,直接造成对个体项目的支持力度不够。在一个对消费者进行的”李宁”的全部九项运动项目的赞助活动调查中,仅有一项在消费者当中的认知率超过50%;大部分赞助项目在消费者中的认知率都很低;项目上的分散表明”李宁”在运动赞助(包括项目选择和队伍选择)上缺乏清晰明确的战略。

同时,相比较于耐克和阿迪达斯,”李宁”在赞助上缺乏专业性。如果以用在对运动员和赛事方面的赞助为1的活,耐克和阿迪达斯会用在运动营销与消费者沟通上的费用是10,通过这样大的投入将赞助告知给消费者,而”李宁”只有1-2。”李宁”在运动营销沟通投入有限性,造成赞助项目的知名度不高,缺乏社会效应,同时,这也是李宁公司营销资源分散不聚焦的一个主要原因。

因此,”李宁”在体育营销中改变了自己的策略。”李宁”开始集中资源在核心项目和核心队伍、运动员上,并且坚持进行长期投入和培养,并且加重了体育营销中沟通的费用。

实际上,对于体育营销的运用,耐克在中国也是不断的进行着改进的。耐克在中国经过几年的尝试和实践,决定改变其赞助各级国家和地方篮球队的策略,转而只赞助两只成年国家队和三只甲a队伍;耐克在减少赞助投入的同时,抓住了吸引观众和球星效应较高的个别球队,实际效果并没有减弱,获得了更好的投入产出。

通过调查,消费者认为,足球和篮球对李宁品牌未来的促进作用远高于其他运动项目。年轻消费者,特别是15-29岁的消费者,认为篮球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足球。

基于此,”李宁”改变了自己的体育营销投入的方式,营销活动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

围绕赞助球员和队伍进行营销推广。以赞助队员和队伍为主题拍摄广告片组织赛事转播和交流,通过市场公关和新闻事件方式,增加品牌的社会效应。2003年,”李宁”与足球先生李铁签约,并围绕李铁展开了一系列的推广活动,包括推出“tie”系列运动鞋。2005年1月,李宁公司正式成为“nba战略合作伙伴”。

组织民间体育赛事。围绕运动营销的主要运动项目组织由核心消费者所参加的民间体育赛事(如三对三篮球赛)在比赛中通过赞助队员和球队的参与增加与消费者互动的机会,提升品牌形象。2003年11月起,”李宁”发起并赞助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国大学生足球协会主办,由中国足球协会、中央电视台协办的“李宁杯全国大学生五人足球联赛”。 2004年,李宁公司开展了 “李宁三对三 ,不服就单挑”校园篮球赛,这一赛事战火燃遍了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哈尔滨、南京、杭州、成都、武汉等全国九大城市,转战了36所高校,辐射120所高校,共有2536支参赛队伍、万余名大学生,进行了超过5300场的比赛。

9月中旬,李宁公司组织了三对三篮球赛的冠军队以及得分王、单挑王赴西班牙比赛训练。对于小球员来说,在西班牙其间,他们与西班牙篮球队员一起训练比赛,切身感受了欧洲文化和欧洲篮球的氛围。而对于李宁公司来说,通过校园篮球赛,将大学生超级联赛、西班牙篮球队的资源整合在一起,提高了赛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也使宣传推广的效果得到最大化。

围绕体育明星,展开售点宣传。在售点展示以品牌所赞助的体育明星和运动队的pop;

重点宣传和介绍该运动员和运动队所使用的体育用品,组织运动员或运动队到主要售点同消费者见面,参加市场推广活动。

实际上,这一系列的体育营销活动,是”李宁”与消费者的沟通手段。”李宁”选定了三种特别的方式做为与消费者沟通的场所。

1. 体育运动场所。在体育场馆/健身俱乐部/居民健身社区/学校操场等消费者从事体育活动的地方以户外媒体、公关和赛事组织等方式同消费者进行互动。

2. 意见领袖。通过消费者所喜爱的明星穿着李宁品牌,引导消费者改变的品牌态度,提升品牌偏好。

3. 消费者娱乐。如网络,mtv(为所赞助的运动员和运动队伍创作的歌曲,如曼联队歌,“i believe i can fly”),电子游戏(以运动为题材的电子游戏,如fifa),电影,电视节目(其中出现的体育运动场景)等,创造同消费者进行多角度娱乐沟通的机会。2004年,”李宁”与网易结成战略联盟,”李宁”在网易开设李宁体育频道。

在笔者截稿时,第二届李宁“3+1”校园篮球挑战赛正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武汉、成都、南京、杭州、沈阳、西安、济南、长沙等全国十二个重点城市如火如荼的展开,而这项活动正是李宁公司最新推出的top gun篮球鞋系列推广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了专业化的整体发展策略作为方向和引导,李宁公司在top gun的推广上可谓得心应手:

top gun的核心消费群体锁定在中学和高校的学生群体上,从广告片的演员选择上,全部采用高校的大学生来拍摄,“用学生们最为熟悉的画面和语言与他们进行沟通”,李宁公司品牌营销部经理扬纲这样介绍他们的新广告片。实际投放中,top gun(青蛙系列)广告片在学生群体中引起了巨大共鸣,课余饭后,各种论坛中,他们对”李宁”新广告片的好评如潮,许多从不考虑李宁品牌的消费者也因为这则广告开始购买。

针对意见领袖的推广上,李宁公司赞助了新浪“我为鞋狂”论坛的200人大聚会活动,这是一群sneaker(鞋发烧友)的大聚会,价值千元的鞋他们可以一下买两双,一双穿着,一双收藏。当这群sneaker用裁刀和钢锯把top gun篮球鞋拆解开后,都惊异于这双鞋的技术含量和专业性——一点不比nike 、adidas等品牌差。聚会后,大量的top gun篮球鞋的评测在各大鞋类网站被这群sneaker大量自发发布。

针对校园的推广上,第二届李宁“3+1”校园篮球挑战赛正在校园中产生重大的影响,伴随着比赛的进行,top gun篮球鞋数以百万计的学生们参观和体验,并把top gun的“英雄”理念在校园中得以完美体现。

明确专业化的发展策略的李宁公司,正在释放出腾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