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变中求发展——古井集团在邓小平理论旗帜引领下谱写辉煌

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党和人民进行新的历史创造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旗帜,是中华民族振兴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指导我们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依据。多年来,安徽古井集团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从一个连年亏损的小酒厂,发展成为一个集酒、酒店、房产、制药、高科技为一体,跨行业、多层次、多功能,资产近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国家大型一档企业、国家轻工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回顾古井成长壮大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正是因为以该集团董事长王效金为代表的全体古井人充分吸收了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把该理论思想灵活运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才取得了古井现在如此辉煌的成绩。

抓住机遇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

我们国家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塑造了经济建设的良好氛围,祖国经济才开始欣欣向荣。古井也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迎来了迅猛发展的春天。

始建于1959的古井酒厂原来只是一个几十人的酿酒小作坊,虽然是国家名酒厂,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古井自建厂以来连续20年亏损,直到1979年才始有盈利,但发展上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论述,明确了经济建设的中心位置,也让古井人认识到古井最需要的是发展。1985年,王效金、杨光远调入古井酒厂,他们看到,国家正在推行企业改革,市场调整机制正在逐步建立,古井若不抢先一步,以变应变,必然导致被动落后,最终失去市场,无法生存。在当时计划经济的模式下,古井人敢于突破旧有的框范,在企业内部进行了一系列科学化管理的改革,并投身改革开放的大潮,率先走向市场。1989年秋天,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整,名酒一下子出现滞销局面。“市场如战场,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面对市场危局,早有思想准备的王效金在其他名酒厂长一筹莫展之际,看到困境正是重新划分版图的契机。通过著名的“黄山会议”,古井连续使出“降度降价”、“负债经营”、“保值销售”等一系列风险策略,抢先别的厂家之前占领了大片市场。

此番创举使古井率先走出了中国名酒的销售误区,在全国白酒行业中率先冲出了低谷,并首次跻身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行列,实现了企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痛苦嬗变。

船小好掉头,船大抗风浪。1992年,古井人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的鼓励下,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大了。循着“科技立厂,多角开发,复合经营,综合发展”的战略,王效金带领古井人成立了古井实业集团(古井集团前身),依靠核心企业古井酒厂的凝聚力和辐射力,企业积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食品和第三产业领域的投资开发,广泛寻求合资、合作项目,逐步铸造形成了具有经营规模和综合功能的中国酒业“航母”。

实事求是调整改革中生机勃勃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步入市场的企业,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竞争、探索发展方向和道路,才有可能生存下来。邓小平理论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从实际出发搞建设。在企业实践中,古井人认识到“只有‘穿新鞋走新路’,革自己的命,革传统的命,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

1996年,古井贡b股、a股在深圳证交所先后上市,为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等现象的出现,使古井真正成为一个现代企业,这一年,企业在全体员工中大张旗鼓地开展了以学习《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为主线的“强化自身,做合格古井人”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并围绕企业的人事、分配、劳动用工、成本目标管理等五项制度改革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先后出台了奖金二次分配、目标成本管理、人事管理、干部监督和财务责任制度等文本,从而在全国工业企业中率先转换了经营机制,初步完成了一个上市公司制度的建设和创新。

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随着古井高速发展,古井人也认识到其背后隐藏的问题,在对行业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后,集团董事长王效金就鲜明提出:古井人要走出1989年市场的阴影,走出低水平、低层次竞争的误区,就必须解决好制约企业发展的市场拓展、产业拓展、资本拓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四大瓶颈”问题,从此,古井扎扎实实地进入了大调整时期。

进入新世纪,白酒行业的发展趋于集中,竞争激烈,王效金认为,只有以做大做强的态度和精神去发展企业,才能站稳脚跟。这一年,古井确立了“调整、提升、改造、转型”8字方针,确定了再造一个富有、民主、文明新古井的目标。王效金着重强调要一手抓今天,坚定不移地抓好主业白酒,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手抓明天,注重古井的中长期发展,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完成核心业务的提升和核心业务的战略转移,努力实现企业的升级与再造。此时,古井已经迈上了“第三次创业”的门槛,未来更大、更艰巨的任务正严肃地摆在全体员工面前。

走自己的路再造新古井

2001年,由于行业政策的大调整,这一年对于中国所有白酒企业来说,实在是流年不利。何去何从,每个企业的决策者都在认真权衡各种对策的利弊得失,都在思前想后,犹疑不定。作为传统国有企业的一员,古井经过十多年的改革、调整,最后面对的是“国企之病,机制之弊,机制之痛”这道槛,在行业的大调整中传统国企的弊端表现得更加突出。如何才能突围?王效金与古井人深深的思考着。

企业发展没有既定模式可以借鉴。“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从邓小平理论中古井人得到了发展指导,古井人毅然走上了一条“批判与再造”的“再造新古井”道路。

2002年6月,企业内部媒体《古井》报的头版头条上赫然出现了这样几个标题大字:“在批判中求得新生!”7月,在同样的位置,王效金的《我的反省》与党委书记杨光远《去伪存真,纠偏自省》再次震醒了全体古井人。有谁见过一个国企的老总在自己的报纸上公开批判自己?又有谁如此坦诚地向员工剖析自己的缺点与不足、问题与偏差?

“批判”,不是对着别人,而是对着自己。“求得新生”,不是求得别人的新生,而是求得企业自己的新生。此次思想批判活动,古井共总结出了自身存在的心态、心理素质、创业精神、观念、机制、管理等八个方面的问题。通过认真批判、全员参与讨论,他们又系统地提出了一套古井员工的价值观,外加两条警语,即“谁能打垮古井?将是古井人自己!”,“真正的阻力来自于细节,警惕细节中的魔鬼!”这两条警语以招贴画的形式被悬挂在公司各个办公室,9条价值观也被印成小册子,人手一份。

2003年,古井再次开始了企业“批判与再造”回头看活动,目的是检查、督促员工在“在批判中求得新生”活动中制定的个人梳理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公司价值观的贯彻情况。用古井人形象的说法,就是防止整改过程中把自己臭骂一顿而又死不悔改的现象,用创新和批判的眼光来审视梳理出来的企业体制、机制以及流程与程序方面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认真的总结和解决。

2004年又开展了“再造新古井”活动,在前几年“批判与再造”活动的基础上,古井人重在实实在在地将前期活动成果“落地”,重在能“系统的治病”。他们旨在通过制度再造、企业再造、文化再造,给企业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利润创造机制和分享机制,依靠团队的力量、依靠制度的力量,虚实结合,苦练内功,形成一种系统的支撑力,来彻底摆脱国有企业的种种弊病,走向企业新生和人的新生。

解放思想踏上改制的新起点

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国退民进”是我国国有企业深层次改革的战略选择。为了彻底解决古井的“国企之病,机制之弊,机制之痛”,古井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毅然决然地进行企业产权改革,决心通过新体制建立新机制,建设一个面向未来、观念开放、用人开放的现代化古井。目前,古井改制的基本方案已经经过职代会通过,不久将最终实现古井的产权清晰、制度完备、流程顺畅,为企业的再次辉煌奠定基础。

发展才是硬道理。踏上改制的新起点,“再造新古井”的领头人王效金已经清晰地勾画出了企业未来的发展蓝图:“强化集团公司控股和管理功能,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互动。其中,以酒业、酒店业、房地产业等支柱产业以及相关金融产业为主导,以投资公司为辅助支持平台,以发展高新技术及产业化为生长点,要建设出一个更加开放、更加文明、更加富裕的新古井!”在这里,我们也预祝古井集团能越走越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