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道德风险与垂帘听政 民主管理:顺驰架构目标?

面对诸多媒体的质疑,顺驰高层认为,这仅代表外界不懂公司管理,孙宏斌更是底气十足地说道:“我不想接受采访,我也不想谈论股份,顺驰的发展非常健康,没有任何风险。”

从表面看,孙宏斌试图想构建一种新的制度,通过制度拉动顺驰的发展。同时似乎想通过大量占有土地资源,为顺驰上市赢得筹码,建立以土地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有意思的是,一切似乎在按照孙宏斌美妙的设计运行。本报特约撰稿苏小和

貌似现代的制度

从海南博鳌回来,孙宏斌最大的手笔是改变公司的治理结构。

表面看起来,孙宏斌这次的改革真是釜底抽薪,他彻底放弃了顺驰集团的整体架构,不再使用顺驰集团的大概念,而将大顺驰分拆为三部分:顺驰中国、顺驰置业和融创公司。顺驰中国负责顺驰在中国的房地产项目开发,并以顺驰的整体形象图谋在香港上市;顺驰置业则是以房地产中介为主要内容的公司;而融创公司仅仅局限在天津本地开发,目前正在开发的项目为海逸长洲项目。

在三大块中,顺驰中国的分量举足轻重,孙宏斌将顺驰中国的所有权力,包括董事局主席的位置,包括公司的决策、财务、人力资源等诸多大权悉数交给了一个团队,顺驰中国董事局主席由张桂宗担任,总裁由张伟担任,执行总裁兼财务总监由汪浩担任。孙宏斌不再过问顺驰中国的经营管理,即使是财务状况,孙也只能以股东的身份查阅财务报表,但没有权利动用顺驰中国的任何资金。

在顺驰体系中,孙宏斌仅仅担任顺驰置业的董事长和融创公司的董事长。

但有一点没有变化,孙宏斌是顺驰中国、顺驰置业和融创公司绝对一股独大的大股东。在顺驰中国,孙占有95%的股份,顺驰的管理团队仅仅占有5%的股权;在顺驰置业,孙几乎占有100%的股份;而融创公司则是一家新成立的天津房地产开发公司,孙同样占有90%以上的股权。

这就是孙宏斌导入的新公司治理结构。明眼人一看便知,这种带有现代公司治理方法的信息被孙宏斌无限放大,给外界制造了顺驰一股独大的格局被稀释的错觉,孙宏斌在一个美丽的幌子之下,似乎正在谋求一个更大的目标。

面对外界的怀疑,孙宏斌解释道:“淡出的原因有两种:内因源于我原本就是很低调的人,从不愿宣传个人,炒作自己。而外因,是因为市场对我们做出了肯定,特别是8月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完成了香港联合交易所的上市聆讯,顺驰用事实证明了自身的实力。”孙宏斌还坦言,辞去顺驰中国执行董事的职务早在一年前就有打算,并不完全是上市的原因。对于顺驰的领导团队他认为已经比较成熟,通过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将会更加完善,作为大股东,他完全可以放心了。

稍具公司常识的人都能看见,孙宏斌在这场制度改革游戏中,存在着明显的悖论,由不得人们不怀疑。

模糊的授权

首先必须要怀疑:为什么顺驰不通过管理层收购的模式稀释公司的股权比例?而仅仅采用一种模糊的授权形式?

现代企业制度理论认为,企业最根本的基础在于产权,绝对的产权决定着绝对的话语权。而在具体的企业运作中,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一些民营企业,都在尝试mbo,通过管理层收购的形式,让公司的股份结构和管理水平和谐统一起来,从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效率。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今天的顺驰董事局主席张桂宗也无奈地表示,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是采用管理层收购的模式,还是采用授权的形式,全在孙宏斌本人,他本人无权提出思路。

显然,孙宏斌不想在股权结构上有大的动作,他不希望自己占绝对比例的股权被他人蚕食,那么,采用传统的授权形式,便可以在外界制造顺驰公司治理结构已经完全规范化的印象,而这样的印象对顺驰在香港成功上市是极有帮助的。

为了把公司全面授权的信息尽可能放大,孙宏斌的确做到了彻底淡出。2004年上半年,香港汇丰银行与天津顺驰集团签订协议,汇丰受聘担任顺驰集团海外上市保荐人。在签字仪式上,孙宏斌像个局外人:和汇丰签字的人是总裁张桂宗。而在宴会上,孙竟从包间中溜了出来,临时到大厅里的饭桌上加了个座儿。顺驰宣传部门更是快速传播消息,顺驰“创始人”孙宏斌已经不在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只是作为大股东出现。而所谓的“顺驰集团”概念也已经被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所取代,作为董事局主席的张桂宗已成为顺驰中国控股的实际掌控人。

孙宏斌的重心在哪里?

紧接着人们要问:既然孙宏斌要在顺驰实行一种具有民主色彩的授权管理形式,为什么不把顺驰置业和融创集团的管理权力也彻底授权出去?

在与孙宏斌交谈的时候,他几次赞美顺驰置业,称这才是顺驰最值钱的东西,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但就是这样一块有增长价值的产业,孙宏斌却牢牢地攥在自己手上,不仅顺驰置业的全部管理权利控制在他自己的手上,而且在顺驰打包上市的过程中,首先把顺驰置业剔除出去了。

了解顺驰的人都知道,在顺驰的战略构成中,顺驰置业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从公开资料中,顺驰并非靠地产开发起家,而是靠房屋中介积累的第一桶金,这就是顺驰置业。随着顺驰的发展,顺驰置业也从一家店铺,进而发展到在全国拥有800多家连锁店。同时成为顺驰全国扩张的一颗重要棋子。

显然,顺驰置业是顺驰低成本扩张的一个重要环节。对顺驰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概括为:信息收集系统、土地价值判断系统和销售系统。

据顺驰置业内部人士透露:顺驰置业的运营资金基本来自买方定金,由于网点众多,这种资金汇聚起来便是不小的项目,有时可达数千万,而利用这笔资金,顺驰置业便可以不断开店,这与保险公司的某些模式有相同之处。

在孙宏斌看来,顺驰置业天天面对的是客户,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房子?需要什么价格的房子,从顺驰置业收集的信息都能得到答案。同时,由于经营二手房,顺驰置业能从积累的资料中提供某一地区地价走势的基本判断。

顺驰置业还是顺驰的一个销售手段。“天津有300个连锁店,他们有很多客户资源,他把这些客户资源推荐到我们卖房子的地方,增加成交。这个比率有30%~40%,天津市最高的一个项目达到60%.”张桂宗如此说道。

看来,不论是孙宏斌,还是张桂宗,他们都认为顺驰置业是顺驰一条必不可少的腿。曾靠中介起家的孙宏斌,选择继续担任顺驰置业的董事长,拒绝在顺驰置业推行顺驰中国的全面授权,便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除了顺驰置业,新成立的房地产公司融创集团也是孙宏斌牢牢攥在手心里的一个筹码,融创集团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到香港上市,与顺驰置业一样,融创集团也是孙宏斌的“自留地”,是他的“私生子”。

资料显示,天津融创集团是2003年才成立的一个新公司,但孙宏斌对这个企业却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并高度评价该公司资产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经营范围广泛。现正在开发多个大型项目,如时代奥城、海逸长洲和长春的融创·上城。

孙宏斌对融创集团拥有强有力的合作方喜不自禁。最让孙宏斌得意的是能与天津市政府、天津地方金融机构和天津市主流媒体联手制造融创集团。

显然,在他看来,融创集团才是真正有潜力的、可以大力发展的大公司,因此,他果断地出任融创集团的董事长。

格局就是这样,孙宏斌将风险系数最大、争议最多的一部分业务包装成顺驰中国,图谋在香港上市,而将顺驰置业、融创集团牢牢攥在手里。兔年出生的孙宏斌真是应验了一句成语:狡兔三窟!

道德风险与垂帘听政

更深层次的怀疑呼之欲出:这种回避产权制度更新的所谓新制度,会给顺驰中国制造风险吗?

我与孙宏斌就这个问题有过一场短暂的交流,不妨抄录于此:

问:不给他们相应的股权,却给了他们巨大的管理权限,你怎么监督他们?

孙宏斌:我可以随时撤换他们。

问:这么说你还是在执行你一个人的喜好标准,而你推行的新制度似乎只是一个面子,为什么不考虑用一种刚性的产权制度来制约他们?

孙宏斌:那你说有什么刚性制度?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制度比我的更好。问:比如管理层收购,就是大家熟悉的mbo,通过这样的方式让顺驰中国的高级管理团队拥有可以制衡你的话语权,同时让他们成为顺驰中国真正的所有者之一。

孙宏斌:我不想跟你谈公司的股份问题。

问:那么他们有什么宝贵的品质让你如此相信他们?

孙宏斌:他们人品不错,干得比我好啊。

问:人品属于道德的范畴,在利益面前,道德永远都是苍白无力的,你不怕他们贪污?

孙宏斌:不怕,贪污我随时可以撤换他们。问:你这样做有风险吗?

孙宏斌:永远没有任何风险。

对话至此,大家都陷入了沉默。但一些有价值的线索也终于显露出来。孙宏斌的新制度游戏似乎仍然停留在道德的层面,这与过去旧的企业制度并没有什么区别,似乎未来的顺驰中国正在沿袭中国一部分国有企业的组织架构,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既不是产权所有者,也不是单纯的职业经理人,比产权所有者位置要低,但比职业经理人位置要高。孙宏斌似乎在中国民营企业的管理历史上为未来的教科书制造了一个新的管理名词。唯一的不同在于,国有企业的所有者不是一个具体的自然人,而顺驰中国的所有者则是具体的孙宏斌。对于这样的公司结构,我们暂时不做臧否,但有专家认为,孙宏斌的授权方式其实不是一种产权制度层面的管理革新,恰恰相反,这种表面的授权带有强烈道德色彩和人治色彩,只是一种模糊的、缺少制衡机制的原始管理方式,与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相去甚远。

经理人,只是手中的棋子

我掉转方向,暂时放弃孙宏斌,去接触顺驰中国的一群高级管理者,也许,真正有说服力的证据在他们身上,毕竟他们是当事人。

当时新成立的顺驰中国管理团队由以下人员组成:

张桂宗:生于1962年,198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学士学位。1996年加入顺驰集团,任顺驰中国董事局主席,法人代表,集团党委书记。兼任天津市和平区工商联(商会)会长,天津市和平区政协副主席。

张伟:生于1965年,198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系,1996年加盟顺驰,历任天津顺驰置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天津顺驰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任顺驰中国总裁。

汪浩:生于1971年,1992年毕业于天津城建学院,1996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1996年加入天津万科兴业集团有限公司,2000年加入顺驰集团,担任财务总监,任顺驰中国执行总裁,财务总监。

郭长胜:生于1972年,1993年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1995年加盟顺驰,曾任顺驰建设公司总经理,顺驰集团执行董事,现任融创集团总裁。

王学泉:生于1963年,198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金属材料专业;1999年加盟顺驰;2002年7月任天津顺驰置业公司副总经理;2002年底任总经理;现任天津顺驰置业集团总裁。

刘涵:生于1971年,199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系,获经济学学士;1997年7月加盟顺驰;现任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顺驰中国天津集团总经理。

荆宏:生于1962年,1984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自动化控制专业,2002年10月加盟顺驰,现任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顺驰置地(北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闵锋:女,生于1970年,1992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2001年7月加盟顺驰,曾任顺驰发展公司总经理,现任顺驰中国上海集团董事长。

简单地罗列顺驰中国的管理团队,并非没有意义。从表面看,这8个核心管理团队主宰着顺驰中国的全部运营管理,大到一切决策,小到每一笔财务账目的进出,连孙宏斌也只能远观,而不可亲自插手。但就是这么一个拥有巨大权力的管理团队,在顺驰中国的股权版图上,却微小得可以忽略不计。张桂宗告诉我他拥有3%的股权,张伟告诉我他拥有2%的股权。与孙宏斌95%的股权相比,他们的股权仅仅具有象征意义。

其他5位高管有没有股权,我不得而知。

张桂宗是一个很谨慎的人,用本分这样的词语概括他的性格比较合适。面对记者快速的追问,尤其是面对摄像机镜头,张甚至请求稍微停止一下,站起身,喝喝水,似乎要压压惊,然后才坐下来要求重新开始。按照顺驰中国的整体计划,张桂宗将逐渐取代孙宏斌,成为顺驰中国的形象代言人。因此,几乎所有打算采访顺驰的媒体,都无一例外地只能采访到张桂宗。

客观地看,顺驰中国让孙宏斌逐渐淡出公众的视线,而将张桂宗推到前台,有多重好处,最大的好处是张的本分、谨慎的性格会赢得公众的某种谅解,而性格嚣张,说话口无遮拦的孙宏斌,有可能伤害到媒体,从而引起公众对顺驰多方面的猜疑。一位顺驰的中层员工也是如此理解孙宏斌的淡出,他说,所谓淡出,仅仅是孙宏斌说话太伤害人了,现在已经引起了很多人对顺驰的攻击,因此,让张桂宗走到前台,最大的意义在于缓和顺驰与公众的关系,而所谓制度的更新、民主管理,所谓顺驰中国的老板现在已经不是孙宏斌,而是张桂宗,不过是一种噱头而已。在顺驰,孙宏斌永远都是至高无上的老板。

我们随便找到一位在顺驰工作的保安,问他:你知道谁是顺驰的老板吗?他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孙宏斌。

再来看看张伟。这位顺驰中国的总裁,与顺驰中国董事局主席张桂宗似乎有着类似的性格:面带微笑,轻言细语,言辞谨慎,同时对孙宏斌保持着极高的评价。他再三强调,顺驰是一家房地产公司,没有可以量化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建立一支不错的管理团队,将人当成顺驰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非常有价值的选择。站在这样的角度,张伟说,他非常佩服孙宏斌的授权胆略,以为在这种授权模式下,自己终于找到了事业的最好平台。有意思的是,就在张伟信誓旦旦不出一个星期,他忽然打来电话,说自己已经决定离开顺驰中国,离职原因不太方便说出。我立即打听,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大发感叹,声言在顺驰工作太难,最后说到,张伟离开顺驰,属于个人原因,其他则不便细说了。

我们无法推测张伟突然离开顺驰,是不是显示出孙宏斌的授权模式已经出现危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孙宏斌看来已经完成制度革新的顺驰,并不是他想象的合理,分歧已经出现,而张伟的突然离开,则向外人昭示了这种危机正在公开化。

汪浩无疑是个极有意思的人。当我问他有多少股权时,这位年轻的执行总裁兼财务总监似乎有一些不快,反问我打听这样的问题有意义吗,之后又缓慢地说道,顺驰中国的管理团队共同拥有一部分股权。言语之间,汪浩似乎对现在顺驰中国的管理模式信心百倍,与两位张姓总裁的态度不同,汪浩更加直接地阐明,目前顺驰的管理与孙宏斌没有关系,也不存在顺驰集团的概念,媒体采访顺驰可以,但采访孙宏斌没有必要,他现在不代表顺驰。采访结束时,汪浩拿出一份打印好的文稿,叮嘱我仔细看看,文稿标题为《顺驰,风雨无阻不惧质疑》,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汪浩的文字,文章写道:“难怪一个叫做‘中国种猪网’的网站上也出现了研究顺驰战略的文章,很感谢这些如此关注顺驰的人们,让顺驰变得如此家喻户晓”,其文风与汪浩的说话风格似乎相像。

更有意思的还在后面。2005年1月20日,顺驰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年轻的汪浩出任顺驰中国的董事长,而接替孙宏斌董事长位置不过半年的张桂宗则从该位置上滑落,只出任顺驰中国的执行董事。回想几个月前孙宏斌盛赞张桂宗的情景,外人有恍若隔世之感。如此频繁的人事调整,或多或少凸显出顺驰中国的组织架构问题多多,所谓的新制度不过是一个幌子。本分的张桂宗乖乖地退到了外围,张伟也许火气大一些,他选择的是离开,年轻的汪浩此时信心十足地走到前台,接下来他会走多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