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他们是如何让员工爱厂如家的?

我们的主人公是一座历史很短的塑料厂,位于在xx市东南郊。就是这座厂,近两年的发展让人刮目相看,在市场疲软的情况下,成长良好,并且给当地的一家大型同行造成极大威胁。

走进企业,没有看见显示雄厚实力的厂房设备,简单、朴素、清洁、有序是它给人的初步印象,深入了解,企业领导都回从不同的角度说:“我们不靠什么,我们有一流的员工!”;而员工都说:“感谢领导,这样的厂我们惟恐它垮掉!”

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些员工是清一色的“打工仔”、“打工妹”!全厂只有两个高中生!

报销车费的争执

企业成立之初,为了降低成本,工厂以招用外来工的形式录用第一批工人。第一年春节,有很多员工要回乡过年,企业领导考虑到使用熟练工人,提出让员工春节后回厂上班,这当然受到员工的欢迎:“明年出来不用到处东奔西走找工作了!”

员工返厂后,厂长在领导会议中提出,要为员工报销车费,遭到绝大多数其他领导的反对。厂长的出发点是,这些员工不容易,自己也曾经非常穷困,报销是让他们在第一个月工资领到之前有基本生活保障。因此厂长坚持了意见并付诸实施。

没有想到,这一举措在员工中形成强烈反响,工作热情高涨,上下矛盾减少,用他们的话说:“将心比心,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厂长认识到:这中间有学问!后来有人告诉他:这就是激励。

厂长开始研究这些问题。打工者一般情况下,收入没有基本保证,有时人格还得不到尊重,他们外出,最迫切的需要是什么?

一桩纠纷引起的福利思考

企业的员工,一般在外租房居住,甚至还有个别住在工地上,有些员工拖家带口,这在城里人看来是非常讨厌的。一名员工就因为房东的自行车被盗而遭到怀疑,送到厂里,厂领导在解决好这件事之后开始思索:我们有没有条件让员工住在厂里?

经过领导的讨论,决定在工厂后门的空地上搭建临时宿舍。一是让员工上下班方便,二是也方便管理。宿舍落成,员工欢天喜地,出门打工有这样的条件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夫妻双方均在企业的还可以分到一个单间,由于企业规模扩大,很容易又获得一皮员工加入。后来员工多了,企业还斥资租了一栋公寓楼。

当然,来自员工的回报也是可想而知的。

第一笔2万元住房购买资金掀起大波

企业的领导想得更远,厂长说:“对员工的付出,不是浪费,更不是负担,那是我有生以来做过的最合算的投资!”

领导先后解决了员工的住宿问题,孩子入托问题。厂长提出新一轮的激励目标:让我们的员工象城里人一样生活!

医疗、保险等都在企业承受范围内逐步解决,在一次员工的大会上,厂长算了一笔帐:夫妻均在企业工作,一年收入2万,节余1万没有问题,工作突出的更多,4-5年后,企业再补贴2万,可以购买住房!

2年后,措施兑现,第一对夫妻领到2万元并拿到新房钥匙!

这一事件在员工中引起更大反响。“这样的企业如果垮了,我们到那里去找这么好的待遇和条件?”,“我如果不好好干,失去这份工作后悔莫及!”,一句话:员工一心想企业更好,一心想工作更好!出现了很多感人的事迹:员工自动加班;企业兴亡,人人有责,工作抢着干;甚至在企业原材料资金紧张时,员工自动拿出自己的存款。

有人上大学了,有人当主任了!

企业领导的激励思路逐渐形成良性循环。员工高层次的需求出现了,企业领导及时抓住机遇,开展新一轮的激励措施。员工在生活稳定之后,一些员工出现自我发展的需要。其中的两个高中生,本来业务就非常出色,对管理和营销方面的知识需要日益迫切,企业的发展也需要更高素质的员工。因此,领导通过商量,送他们到当地的一所大学进修。厂长的话耐人寻味:“请客吃饭一顿也要1-2千,培养大学生一年也只要1-2千,合算!”

出色的员工逐渐被提到领导岗位上,继续为企业贡献力量同时也发展他们自己。

大学毕业生陆续引进,员工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企业的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增强,经营业绩日渐显著。

用厂长的一句话结束:“我在国有企业干了30年,看了30年‘爱厂如家’的标语,听了30年‘爱厂如家’的说教,直到现在,我才懂得了它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