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品分级是果品经营行当的“老规矩”、老话题了。然而,严格分级却是市场经济下果品销售的重要一环。果品要分级的这个行规是“硬”的,丝毫没有通融和商量的余地。广东果品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早,市场运作比较规范。人世以来,在坚持严格分级这一点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分级越严,效益就越好,分级不严,就会吃大亏。
在国际高级市场上,我们深感进口水果与国产水果的流通尤如两条不同的河流在市场上交汇,一条“清”、一条“浊”,真可谓“泾渭分明”。进口水果分级很严,色彩亮丽。打开每箱,所有果子都象一个模子铸出来似的,价格也高得离谱,有时500克苹果能卖出国内1箱或几箱水果价,但如果分级不严格,价格低得出奇,而且少有人问津。这个情况在全国各地市场大致一样,沿海大中城市市场表现得最为明显。
为什么咱1箱或几箱水果还卖不上洋水果500克的价呢?为什么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的干,收益总是不大呢?问题在于国内水果从整体上看,质量没有冲上去,“好的不多,多的不好”,果面不净、色不亮、外观质量差是造成卖难的根本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好坏档次没拉开,即使有好水果也无法卖好价钱。
从思想根源看,多年来,果农的小农思想意识尚未改变,对外面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了解甚少,市场竞争意识和产品质量意识淡薄,总习惯于“混装统卖”、“75毫米以上一个价一脚走”和“一口价买断果园”的初级交易方法,而对果品在收购环节分级等既不了解,又嫌麻烦,或者不以为然。极个别还抱着“老皇历”靠上层装大果好果、下层装小果次果,空格不够数,包装箱过重等手法弄虚作假,想办法哄人。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目光短浅的做法,只能是越走路子越窄,最终还是害了自己,出现恶性循环。
今年果品销售如何严格分级?按照市场要求,一要分大小。80毫米果中不能有75毫米果,85毫米果中不能有80毫米、75毫米果;在同一规格内,一箱内所装的果,其果径大小相差不能超过3毫米。二要分等级。一般分3级,优等级(即精品果)要“四无一净”;一级果仅次于优等级;二级果要“普通果”;不够前3个等级是等外果,不是商品果。不同等级的果不能优劣不分地装在同一箱内。三要表里如一。上层和下层所装的果子,质量、果径大小、色泽一个样,不能上好下差。四是严格分色。要求果子的着色面积在70%以上,不要把红度悬殊过大的果子放在同一箱内。五是个数要够。每箱内装果的个数要符合包装箱的个数标准,一个都不能少,且重量要合格。六是果品质量与包装质量要一致。好马要配好鞍,好果要装好箱。即使次果,包装箱质量也不能太次。七是果品要进行简单的产后处理。如剪果柄,剪去后的果柄应低于果肩。另外,对梗洼、萼洼处的污垢要尽量擦洗干净;清洗、打蜡按果商要求去做。
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三分人才,七分衣服”,果品要卖个好价钱,就要在严格分级分等上下一番功夫。若果子分级分等不严格,那么整批货就会因优劣混装而只能按“劣等”果品降级处理。假若把一级果、二级果混装在一起,那么整车货就不能卖成一级果的钱,而只能卖个二级果的价,这样就把一车好果子都当作一般果子卖掉了。
果品市场衷告果农:果品没有严格分级,万莫出门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