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古越龙山称王黄酒尚需迈几座大山?

企业的规模与盈利是否一定呈正比增长呢?2005年,古越龙山斥巨资9000万强势亮相央视一套黄金时段,但盈利能力却有所下降,它如何才能称霸黄酒行业?

中国的黄酒,历史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华国粹”。集营养健康功能于一身的黄酒正摆脱偏居江南一隅的困境,走向全国,流向主流市场,黄酒迎来发展的春天。但是在这个时候,中国黄酒的龙头老大——古越龙山前进的步伐却似乎放慢了。

规模与盈利成反比

古越龙山作为黄酒行业的老龙头,拥有业内最大的生产规模、最多的品牌资源以及最多的老酒储备,但由于公司长年以来经营机制相对陈旧,市场策略没有领先,近年来发展速度似乎慢于同行竞争对手——石库门和会稽山。

由于海派黄酒的崛起,国内黄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石库门、会稽山、塔牌等竞争品牌的强力夹击,古越龙山核心的浙北和上海两大市场面临下滑,而跨江过海的快速扩张,规模壮大了,但企业盈利能力却没有做强,企业平均盈利率下降。古越龙山让业界从身上看到了啤酒行业“规模与盈利成反比例增长”的一些端倪。

2005年9月,古越龙山斥巨资9000万强势亮相央视一套黄金时段,发出中国黄酒业发展的最强音。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古越龙山作为绍兴黄酒的龙头老大,市场却没有表现出相匹配的业绩。在2003年前连续5~6年销售额徘徊在3.5亿,2004年的增长率约为8.6%,低于行业1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6年,整个黄酒业迎来历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古越龙山也顺势而上大步跨进,但从基本业务来看,古越龙山仍低于第一食品的利润总额和销售利润率;在非黄酒的其他主营业务上,石库门非黄酒的其他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也强于古越龙山,而另一个主要竞争对手会稽山在产销直追古越龙山不分伯仲。于是业界就有“古越龙山,品牌第一;石库门,利润第一;会稽山,产能第一”之说,“别看古越龙山风光,其实内心跟其酒一样,有点苦涩。”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竞争对手改变了策略,还是古越龙山自身品牌发展战略的缺失?有谁真正想过两个问题:黄酒到底卖的是什么?黄酒到底怎么卖?古越龙山如何才能成为黄酒中的“茅台”?

古越龙山业迎来巨大的历史机遇,取得史来最好的业绩,但如今古越龙山所面对黄酒业与生俱来的巨大瓶颈与策略缺失,是古越龙山称“王”四海所必须攻克的堡垒,必须攀越的大山。那么古越龙山的瓶颈与策略失误在哪,称王黄酒要迈几座大山?

“南黄北白”,

口味成为难于跨越大山

口味是各种酒种的最大物理差异,也是各自身份的基本标识,而传统黄酒本色口味,就是有股焦糊味道,有 “辣口,口干,易上头,有点苦涩”特点,这就大大限制饮用黄酒的消费者群拓展,甚至成了黄酒走向全国一座难于跨越的“大山”。因此黄酒与生而来具有强烈、别具一格的材质特性,使北方人对黄酒的口味尤其不适应,业界就有“南黄酒北白酒”之说,这在客观上大为限制其市场区域的全国扩张,也制约着以传统口味为特色、走中低端的古越龙山的发展;同时黄酒具有明显的淡旺季特点,消费行为有明显的季节性,也导致强烈的不规则需求存在,不利于黄酒持续扩张、消费累增。

在国内,古越龙山消费市场的主要地区集中在南方的江浙、上海、福建一带,西部、东北部则难觅踪影。这与北方气候干燥寒冷,南方湿暖多雨有关。然而,在啤酒、红酒异军突起,洋酒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的时候,古越龙山若不设法加紧打破地域限制,进行革新超越,向全国更多的地域扩展,结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整个黄酒行业的内耗,自己的消费市场不断地被吞食,让古越龙山可能逐渐丧失其在国内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领先优势与区域空间。

古越龙山等浙派黄酒所走的改良道路主要是改善传统黄酒的口感,在产品消费层面去除障碍,但是这种黄酒是否能够成为全国普及的口味,尚不得而知。

消费群断层

以古越龙山为代表的绍兴黄酒消费层次过于狭窄,束缚了消费群,尤其是黄酒固有浓重的传统内涵,无法迎合年轻、时尚化的消费心理,特别是喝黄酒给人以“老土”、 “跟不上时代发展潮流”等印象,黄酒成了土气、落伍的象征,而如此印象必将成黄酒发展的心头大患。若干年以后,现在的黄酒主要消费群(中老年人)都老去,古越龙山不可避免将出现消费群的断层,一旦达到临界点,销量将急剧下滑。

更为要害的是古越龙山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目前古越龙山产品品类创新能力并不强,概念平常,新兴的古越龙山产品如走的是白酒和啤酒的老路,迎合时尚,则担忧历史沉淀的削弱,坚持传统文化,又忧虑与时代格格不入。

在全国许多地方,消费者对黄酒所持的态度是值得古越龙山深思的:在全国很多地区,

人们认为这个酒不是用来喝的,而只能用来做料酒,炒菜用。而在另一些地方,人们认为黄酒是一种药酒,只有在身体虚弱时,才拿出来喝一点。 因此这是严重的倾向问题,古越龙山如果想要做大,引导潮流执风气之牛耳,必须开始加大投入,创新宣传模式,加紧教育消费者,培育市场,不让错误思潮继续“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一代代流失。

单靠广告难以一跃而起

2005年古越龙山斥巨资强势亮相央视一套黄金时段。但广告更多的是造势成名,要成功“软着陆”,转化为实在的销售收入,必须要强大的渠道支持、广泛的终端铺货。古越龙山已具备向全国全面覆盖的条件,但是并没有形成全国的业务布局,包括相应的销售模式和渠道匹配,就在仓促之中欲图靠广告一呼而起,然而广告起来,兵马未行,结果只把行业吵热,却客观上为竞争对手做嫁衣,让别人占了便宜,自己所得市场并不多。广告标王一个负面效果就是带出一大帮贴牌的产品了,到处乱窜,把本来存在消费者心中的黄酒的良好印象冲乱了:黄酒没什么标准,良莠并存。古越龙山差点成了“烈士”。

传统型的黄酒犹如古典高雅的白酒茅台,以古越龙山为代表的绍兴酒具备这样的基因条件。但2006年古越龙山本来可凭借广告强大攻势在全国建立清晰的高档高价的产品印象,可是,却在以产品为核心的战略设计与定位上出了问题,陷入一种中低档酒的同质化造牌,没有抓住机会很好塑造高档品牌印象。可以看出,古越龙山品牌诉求仅停留在物化的表面上,传播策略显浅薄单一,而竞争对手的传播活动已经超越了物质概念,上升到意识文化范畴。

现以产品定位与创新为例比照说明。古越龙山主要竞争对手第一食品的定位与古越龙山有较大区别:石库门改良黄酒,提出让黄酒年轻、时尚起来,开拓新的年轻消费群体,并推出中高档黄酒弥补市场空缺,而古越龙山由于是传统绍兴黄酒,必须守着传统,但最终古越龙山却捺不住现代的诱惑,跟随海派黄酒的做法,走起流行之风,放弃自己的古典高贵之身,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路线。同时在创新上,两者也有差距,以第一食品为代表的新型海派黄酒在酒中加入营养物质,改变传统浙派黄酒的口味,降低黄酒度数,又改变传统黄酒传统饮用方式,即可以热饮又可冰镇喝,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虽古越龙山也推出改良型黄酒产品,但仍晚于第一食品,市场不免陷入被动。

在竞争白热化、产品同质化的商业环境下,虽然古越龙山进行不少战术手法的推动,但企业的战略方向却相形见绌,值得深思、改进之处不少。

多子多孙是软肋

2006年古越龙山产品有300多个品种,虽已削减大约60多个品种,但也推出几十个品种,但即便如此,品种还是偏多,无法突出主品牌。同时,古越龙山的产品种类非常庞杂,各地经销商甚至可以根据需要向古越龙山定制产品,oem产品越来越多,多子多孙,古越龙山经营多年的销售渠道显得凌乱也不奇怪。与五粮液、茅台等高端白酒相比,古越龙山一直缺乏一个为公众认可的拳头产品,主要核心产品种类都难于确定,这使其称王黄酒仍有待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