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伊利:有我,中国强

航天事件由于其稀缺性,对企业营销而言绝对是个千载难逢的商机,甚至被很多人拿来与奥运相比较。所以我们不必惊讶于广告主对“嫦娥一号”探月的狂热。随着10月24日“嫦娥”飞入太空,各大企业如长虹、爱国者、匹克、伊利、蒙牛等探月广告也纷现于各大报刊、电视、网络和户外媒介。

让人耳目一新的广告创意

综观这些企业的探月广告,大多都是以祝贺广告的形式来表现,而蒙牛还延续着2003年时候的广告形式——一名少年的宇航员举着一袋奶告诉人们这是“中国航天员专用奶”。相比较之下,伊利的探月广告创意倒是让人耳目一新了。

在平面媒体上,伊利以1/2版面来表现广告:以广袤的苍穹为背景,左下角露出来一个伊利牛奶的产品包装,一枚火箭由此腾空而起,画出美妙的曲线,恰好形成一个牛奶吸管的样子,旁边再加上“有我,中国强。预祝嫦娥探月卫星发射成功”这样一个简洁的口号,含蓄而又抓人眼球。

而电视广告片则是平面广告的一个纵深演绎:一架火箭腾空升起,随着白色喷气不断喷出,镜头慢慢拉出伊利的产品包装,感觉火箭就是从“伊利”这里腾空而起的。随后幕上火箭飞出了画面,喷气则变成了一根吸管的样子,最后出来的是“伊利2008北京奥运会指定赞助商”的字母和伊利的logo与北京奥运标志结合的图案。

整个广告创意中没有出现任何对于产品的直接宣传,没有过多的功利色彩,只以一种接近公益广告的形式出现在了消费者面前。

“如果你平时注意伊利的广告,你就可以发现,现在伊利的不少广告已经很少宣传产品本身,而是通过‘有我,中国强’的口号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和强化消费者心目中‘责任先导者’和‘梦想推动者’的品牌形象。”伊利的公关负责人说道。

“海陆空”全方位的广告投放

事实上,从10月24日开始,伊利的品牌logo就出现在了新浪、搜狐、百度、ku6、tom等网站的首页上,以弹出广告和对联式广告等形式出现。与此同时,蒙牛的广告也出现在了人民网的“嫦娥探月”专题区内。

因为与央视国际有直接合作关系,所以在cctv.com上的视频框里也有伊利的logo显示,在发射的前一天和当天,央视国际的点击量达到2亿。而msn messenger窗口下的广告栏里也出现了伊利“有我中国强”的身影。

在平面媒体的投放上,伊利则主要锁定各大都市报和财经媒体的显要位置。主要投放了北京的《新京报》、深圳的《深圳晚报》、广州的《南方日报》、上海的《新民晚报》、成都的《华西都市报》和新闻杂志《中国新闻周刊》等。

然而颇有意味的是,在10月25日的《新京报》的头版上,伊利投放了半版广告:“有我中国强”五个大字在深蓝的背景下甚是醒目。翻开《新京报》内页,伊利的老对手蒙牛在“嫦娥奔月”的现场报道版面,几乎在同样的版位用同样的的篇幅刊登了广告,“热烈祝贺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发射成功!”几个红色大字跃然绿色背景上。尽管蒙牛对广告位置的选择别具匠心,但是与伊利的头版相比,传播效果显然大打折扣。

而在电视媒体上,伊利则主要投放在中央电视台。

伊利集团表示:营销不是目的,借助社会各界对于航天事件的广泛关注,扩大“中国制造”的优异品质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展现“中国制造”的卓越风采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

伊利目前的“探月”营销效果如何还不能完全得知,但是从广告创意和媒体投放来看,现阶段已经受到了消费者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