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开篇:本土营销要树立自信

二十多年前,当跨国公司大规模进入中国时,消费者在仰视它,专家们在迷信它,本土企业在学习它——跨国公司不是本土企业的梦想,就是本土企业的标杆。

二十年后,本土企业已经群体崛起了,尽管跨国企业有像可口可乐和宝洁这样在中国表现杰出的企业,但总体成功率并不高,英国《金融时报》在一篇报道中发出了“中国:外企的福地还是墓地?”的惊呼。客观地说,在二十年的中外对抗中,本土企业并未落败。

本土企业的特点在于;谈到未来时,它是富有理想的,谈到现在时,它又是立足现实的,毕竟本土企业与中国市场有天然的结合优势,立足于现实的结果是:本土企业形成了一些独特的营销价值观和营销体系。尽管这些本土营销体系有悖于教科书式的主流理论,有别于跨国公司的标杆操作企业,但本土企业的群体成功有其道理。

但本土企业在营销上却正在失去自信,许多企业通过“本土式”的营销模式崛起,但对“草根优势”怀有复杂的感情。既觉得它很实用,有效,潜意识里又认为它并非“正宗”,上不得台面,自己的成功纯属偶然,于是纷纷转而效法跨国公司的做法,就算还在“土法炼钢”,也不过是权宜之计。

中国企业应该在营销上树立自己的自信,决不应妄自菲薄,我们不仅应重新审视曾经作为梦想和标杆的跨国公司,还应重新审视本土企业赖于成长的成功之道。本文列举了二十年来中外企业营销战中的典型对抗,希望本土企业能从中找到自信和方向,而不是盲目崇外,放弃了自己的看家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