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跨国管理新趋势

[摘要]近两年来,跨国公司被曝光了一件又一件的环境污染事件,给自身品牌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同时由于绿色意识的日渐普及,以适度地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环境破坏为特征的绿色消费在全球兴起。消费观念的绿色趋向,对跨国公司的发展提出了要求。跨国公司应该转变观念,开展绿色战略规划,让绿色成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市场需求。

[关键词]跨国公司;环境保护;绿色战略

[作者简介]李敏,广西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钱春燕,广西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9—0107—04

环境污染已成为世界经济运行中一个突出的问题,而遍布世界各地的跨国公司一定程度上扮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然而在新形势下,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发展模式、竞争方式和管理战略,环保更是跨国公司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市场的主体,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注重保护环境,坚持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是跨国公司必须切实履行的义务和责任。

一、跨国公司实施绿色战略的必然趋势

(一)跨国公司环境保护现状

中国巨大的需求市场和低成本的劳动力吸引了大多数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几乎都在中国进行着投资。因此,笔者认为,在华跨国公司环保行为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那么,跨国公司在充分利用东道国比较优势的同时,是否自觉地承担起其应负的环境保护义务呢?答案是让人失望的。

2008年1月9日,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对外公布了130家曾经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跨国企业名单,其中三家由于整改不力再次违反环境法规,被国家环保总局重点曝光。这3家公司是上海中远川崎重工钢结构有限公司、欧诺法装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和今麦郎食品(成都)有限公司。这3家公司因有环境违法行为多次被环保部门通报批评,现仍然对中国的环境法律置若罔闻。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在继2008年4月26日发布《企业污染物信息公开状况调查》报告后,最近再次指出,国际化工行业巨头巴斯夫在环境信息公开方面对中国使用双重标准。包括德国公司巴斯夫在内的13家世界百强跨国公司在污染物排放信息公开方面对中国有双重标准的行为,引起媒体对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环保责任缺失的激烈讨论。

从上述两个案例可以清楚看到,许多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并没有履行相应的环保义务。由于许多东道国都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跨国公司利用其急切吸引外资发展经济的心理,无视环保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就不考虑自身的经营行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样做的后果,不仅损害了全人类的利益,同时也会影响自身的品牌形象f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跨国公司只有从根本上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实施绿色战略,主动地承担起自身的环保义务,才能继续生存发展。

(二)跨国公司实施绿色战略的原因

1.与国际潮流接轨的迫切需要

绿色标准及标志呈现世界无差别性:绿色产品的标准尽管各国有异,但都要求产品的生产、使用、消费与处理等符合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损害。跨国公司为了更多地向国际市场进军,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就必须实施绿色战略。但由于技术水平的差异,各国对环境质量要求和环境容量的不同,德国、日本、北欧等国家经常以质量标准为由限制它国的产品进入其市场,使许多跨国公司蒙受巨大损失。因此,跨国公司为了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实施绿色战略是必然的选择。

2.适应现代消费观念的必经之路

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从仅仅考虑生存问题、发展问题到开始追求健康、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绿色意识的日渐普及,使得人们出于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自觉不自觉地承担起保护自身生存环境的责任。于是,以适度地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环境破坏为特征的绿色消费在各地兴起。消费者非常乐意为绿色产品消费买单,在进行购物决策时,环保也日益成为决定性因素。观念的绿色趋向,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使企业不得不转变观念,开展绿色战略规划,以适应市场需求。

3.企业发展的内在趋势

传统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以高投人、高消耗为手段和途径。过分强调发展的经济目标、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数量,忽视对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环境污染的防治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出现资源短缺乃至濒临枯竭以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而实施绿色战略的企业,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回收是通过提高生产过程效率、减少投入和废弃物处置成本来削减成本,其实施的动机是实现成本优势;基于产品和市场的行为则包括以对环境更友好的方式重新设计产品和包装、开发新的环境友好型产品、向客户宣传产品的绿色生态利益等;差异化可以提高产品的价格,从而带来更大的利润,其实施的动机是获得差异化优势。基于生产流程的最佳实践是所有环境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绿色战略的基础。

二、绿色战略管理概述

1992年6月巴西里约热内卢地球高峰会议后,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新的发展理论和发展模式,这标志着绿色战略的兴起。随后,不断有学者丰富这一理论。1996年,《竞争的衰亡》的作者穆尔以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这一独特视角来描述当今市场中的企业活动,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这一全新的概念。而汉纳和弗里曼主要研究组织进化过程、组织种群的变化与环境选择的结果,建立了组织生态学理论。综合各学者的研究,我们对绿色战略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一)绿色战略的定义

绿色战略是指企业以消除和减少产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前提,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中心,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其实质就是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时,应该努力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结合起来,在维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努力保持人类与环境的和谐,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绿色理念应充分贯穿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包括绿色产品设计、绿色生产过程、绿色管理观念和绿色企业文化等。

(二)绿色战略的特征

实施绿色战略的企业,其产品的生命周期如图1:

1.可循环性

从绿色产品生命周期图中可以看到,绿色战略下的产品主要的特征是产品的可回收性。普通产品往往只追求质量,但绿色产品在保证产品的性能、质量、寿命、成本要求的同时,优先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从根本上防止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从而构成“原料—产品—废料—原料”的闭合循环(图2),形成将生产和生活系统整合到生态系统大循环之中的绿色设计思路。

其中,绿色设计的原则为“3r”原则,即减少环境污染,减少能源消耗,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环或者重新利用。其一是产品本身的安全性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