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文化管理在我国管理现代化建设中的运用

[摘 要]现代西方管理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文化人的假设是现代管理文化的升华。文化在管理中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文化可以概括为“文化人”假设,基于“文化人”的新的管理文化伴随着管理实践的要求,文化管理便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出现了。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管理成为各种管理的首要战略选择,也是我国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社会人 文化人 文化管理 管理文化

人类经济活动中人文精神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强烈,文化这一涵盖社会、涉及人类总体行为的综合性命题,不仅仅是学术领域的事了,它早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经济领域的文化意蕴成了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构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热”。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以及企业家不得不从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和思考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不同时期的管理理论和实践中对人的属性的不同假设,集中反映了其蕴含的管理文化特质。现代西方管理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文化人的假设是现代管理文化的升华。文化在管理中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文化可以概括为“文化人”假设,基于“文化人”的新的管理文化伴随着管理实践的要求,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文化管理成为知识社会管理的需要。

任何一种管理理论及其实践均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逻辑前提,如何认识人的本质或本性,是管理学上理论纷争及其发展的本源。从西方管理发展历史来看,对人性认识假设大致经历了古典时期的“完全理性人”假设,西蒙“有限理性人”假设,泰罗“经济人”假设,梅奥的“社会人”假设,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人”假设,史克思“复杂人”假设。基于这些假设而产生了x理论,y理论,超y理论 (权变理论 )等多种管理理论。人性假设是对人性善恶的价值判断。判断不同,对人的工具理性及价值理性认识不同引申出不同的管理思想,现代西方管理学中较为流行的是三种人性假设“经济人”、“社会人”、“文化人”。

一、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文化人的假设是现代管理文化的升华

纵向地审视西方管理学理论,可以很清楚地发现管理在西方发展的模式是:从科学走向人文,从科学管理到人文管理到文化管理,总的趋势是管理的软化。理性管理文化与非理性管理文化是管理文化的两个维度。“经济人”代表了理性管理文化,“社会人”代表了非理性管理文化,“文化人”假设符合现代管理对理性和非理性二者统一的要求。

“经济人”假设把金钱看作是主要的手段来促使下属人员努力工作,而且创造一种促使人们只关心个人利益的竞争环境。客观地说,“经济人”假设在短期内有利于充分利用经济杠杆来刺激人的行为,调动人的劳动积极性,对各种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从整体上看,这种人性假设对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相当大的负面效应。

与“经济人”假设相比,“社会人”假设意味着不仅要关心人的工作,还要关心人的生活,充分利用物质的、精神的手段和方式激励广大职工,因而有利于管理办法和措施的具体实施,也有利于形成和谐一致的群体,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劳动积极性。但是“社会人”假设还没有把职工看作是有价值观念、有思想、有修养的人,因而难以使职工树立正确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利于充分挖掘职工的潜能,进而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和劳动,管理的绩效也将由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文化人”假设符合现代管理对理性和非理性二者统一的要求。“经济人”代表了理性管理文化,“社会人”则代表了非理性管理文化。之所以将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文化概括为“文化人”假设,是基于两点:第一,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是从事智力活动的脑力劳动者,都是“文化人”。第二,“文化人”是高度理性和丰富情感的最佳载体。一方面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崇尚科学,按科学规律办事;另一方面,具有较高的艺术文化修养,崇尚个性和自由,追求精神充实和个人价值实现。人类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已在理性管理文化与非理性管理文化这两个维度上作了较大振荡式的发展。

“文化人”假设中把人定位于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一方面尊重科学,把最新的科技成果用于管理中;另一方面把人类从高技术的压力下解放出来,重新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克服高新技术带来的价值失落和消极情绪,树立起个人自信和个人价值,找回精神支柱和文化归属。因此,在管理文化中,“文化人”是对“经济人”和“社会人”的辨证整合,也是一种升华。

二、对知识社会文化管理的启示

“文化人”假设的出现使文化在管理中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基于“文化人”的新的管理文化伴随着管理实践的要求,文化管理便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出现了。

文化管理就是从文化的高度来管理企业,对企业的控制、计划、领导、协调、组织等方面都渗入文化的因素,以文化贯通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它并不是如质量管理、成本管理那样的一种具体的管理方式,它更接近于一种管理理念。整个管理过程不仅包括技术过程,而且包括人文过程,重视管理中的人文规律,用文化对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重新塑造,以打造出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的管理模式。

文化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有显著区别。它是以“文化人”假设作为前提,以知识经济作为背景的。它有如下特征:(1)以文化为基础,强调人的能动作用,是以人为本的更高层次的“人本主义”;(2)以企业文化构建为主要手段。塑造企业文化是文化管理的核心内容;(3)强调团队精神和情感管理。

美国的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指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文化管理集各种管理理论于一体。理性与非理性相融合、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管理成为各种管理的首要战略选择,也是我国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在管理中,“人文管理”主张以人为本,把一切对象加以“人化”,注意满足人的情感需求,突出情感的逻辑。中国的文化与管理是相互紧密联系的。管理处于一定文化背景之下,受其影响。人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而且具有重要的管理功能。人情不但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交往中,而且也渗入企业的管理文化之中。企业文化成为连结员工情感归属、凝聚向心力最重要的纽带,若领导无人情味,在中国文化伦理道德的判断标准下,他就不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但是,任人唯亲,人情泛滥,也会导致管理缺乏效率。与此同时,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对文化的发展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管理毕竟是人的管理,应“以人为中心”。注重文化管理是对理性管理文化和非理性管理文化的融合统一进行的开拓性尝试。应把职工看作是有价值观念、有思想、有修养的人,充分挖掘职工的潜能,从而使职工树立正确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而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和劳动,管理的绩效也将进一步提高。既要有理性化的制度来约束群体,又要充分重视人的主体作用,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开辟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管理道路,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服务。只有通过文化的融合与会通,重视人类终极价值的涵养与提升,人类社会的管理才能超越权力与财富的追求而获得道德与正义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向吉英,管理文化与文化管理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v23,n4

[2]樊浩,论中国特色的管理精神与管理模式. 管理世界,199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