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变革与发展:聚焦业务流程管理

当前,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信息系统已经和企业的业务紧密地结合起来了。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绝大部分国家重点企业都已经引进了erp等信息系统,企业的基础业务运作流程的自动化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企业业务系统的大量增加,使得异质应用系统之间的连接和协作的复杂性大大增加,这些工作是企业it部门普遍要解决的课题之一。因此,在完成企业基本业务信息化的基础上,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和优化,即系统地推进业务流程管理,这还是一个相当长期的任务。

在对业务流程管理的重要性方面,企业的cio们最有切身的体会。2006年年初,gartner通过访问30多个国家的1400位cio调查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业务流程改善 (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 ”位于cio工作中“2006年十大重点业务”的第一位。这说明,当企业信息化进行到较深的阶段时,业务流程管理对于高层管理者的重要性便开始凸现出来。

流程管理困境

企业在业务流程管理的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要克服这些问题,这对cio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这些问题的主要表现有包括:

只有部门,没有流程,员工只对老板负责,而不是对客户负责;流程中存在着浪费、无效、低产的现象;流程不能根据变化的情况进行调整,出现了变化就意味着常规运行陷于混乱,流程的责任不清,监管不力,无法衡量流程的绩效,无法取得流程的优化等等。

从业务流程管理的角度来看,以上问题可以总结为三类矛盾:

流程孤岛即流程与流程之间割裂。比如,各个部门或者各个业务内部流程运行顺畅,但部门或者业务之间的流程却无法衔接,或者流程描述不标准、不规范、没有统一的流程语言。

流程与管理无关即流程与企业内部管理专题和管理体系割裂。具体表现在,各个管理专题(ISO、内控体系、六西格玛)对相同的业务流程进行重复、多次的描述和梳理。流程管理与企业的战略管理、组织岗位管理、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无关。

有流程却没有管理 大量纸质流程文档,无法进行流程分析。流程描述、优化、变更没有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导致描述的流程与实际的流程有很大差距。缺少流程评估及流程改进。没有流程管理或分散在企业各处,没有统一管理。

bpm系统趋于成熟和完备

近年来,连接性和整合性的技术发展推动了业务管理流程系统的创新。比如,异质应用系统间的技术标准和业务语义差异成为企业存在的普遍现象。

eai、中间件、工作流等技术的整合性主要体现在系统实施之前可以根据用户具体的需求特征,柔性地选择实施模块,灵活设置模块和系统的技术与运营参数。

作为一种多层次的计算处理方式,基于服务的架构(sOA)可以帮助组织在不同的应用系统和应用模式之间共享逻辑和数据,这些技术推动了业务流程管理思维的创新,同时也使业务管理流程系统的功能更加庞大和成熟。但是,作为在业务流程管理方面起关键作用的信息技术,还是以业务流程管理为核心功能的专用软件,即我们常说的bpm系统。

如今,典型的bpm系统的功能趋于完备和成熟,大部分的bpm系统产品及解决方案都具有一系列强大的业务流程描述、分析和监控等综合功能。例如,对组织和流程的建模、流程的分解与整合、流程的监控和管理、流程引擎、流程仓库、对流程的模拟和分析、流程的绩效评价等等。

一个成熟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可视化—可以将人们意识中的流程用形式化的方式清晰地表现出来。

层次化—复杂的流程,可以由抽象到具体,层层细化,直至最详细的层次。

平台化—各种流程管理功能可以集中在一个平台上,方便使用者使用。

集成化—有助于将纷繁的数据、处理模块和应用软件等有机地整合起来。

标准化—能够提供有效的评价标准,以分析企业绩效和流程的工作状态。

bpm系统既要能对应动态性和复杂性问题,支持企业的战略,也要能充分利用企业的信息资产,持续改进业务流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bpm系统不是一种作业性的工具,而是企业的战略性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