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bpr真是erp的“清道夫”吗

哈默教授当年提出bpr这个概念时,恐怕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倡导的bpr会担当起erp“清道夫”的角色。

谁都知道“眼高手低”是个贬义词。但是,在连续做了几期有关erp的报道之后,记者突然对“眼高手低”这个词生出了些许好感。

这种想法最先冒出来是在采访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几家企业先后都上了erp,而且选的都是国内erp厂商的产品,但见解却大不相同。有的说:“联想花几千万上erp,我们花十几万上的也叫erp,这应该不是同一个东西吧?”有的却一口咬定:“sap,sap,sap,sapsap、oracle的东西不适合咱们的国情。”有人对规范化程度高、结构严谨的erp产品心生向往,有人则倾心于所谓的“灵活多变”的erp。

鉴于自身实力,中小企业信息化起点普遍不高。他们的区别在于:有的是“手低”,但“眼高”,知道上erp是为什么,也知道该怎么做,只是苦于“口袋不做主”或基础设施差,只能低起点切入;有的则是手低眼也低,分不出好赖,弄不清自己到底为什么要上erp。

最近,又一波有关“上erp,是否必须先上bpr”的讨论使记者对“眼高手低”的好感更深一步。在这场讨论中,很多人旗帜鲜明地表示:“要上erp,必先上bpr”,并且认定“bpr的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erp的成败。”这是国人的一个独创,哈默教授当年提出bpr这个概念时,恐怕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倡导的bpr会担当起erp“清道夫”的角色。这么多年来,bpr和erp在国外“各自精彩,各自悲哀”,来到国内却成了血脉相连、荣辱与共的兄弟,反差之大令人咂舌。

其中缘故说来倒也简单:国外企业上erp时,基础较好,一般已经具备了比较规范的流程。国内企业有的则是“万丈高楼平地起”,所以不搞bpr,就很难进展下去。这本无可厚非,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很多企业据此就认定:“bpr必不可少”、“bpr是为erp上线服务的”。bpr的作用、风险都被曲解和误读了。眼光决定一切。基于这种误读之后的“见识”来搞信息化,这些企业的前景实在让人担忧。

从小到大,老师和家长都在告诫我们“切忌眼高手低”,潜台词就是盼着我们“眼高手也高”。这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但很难达到。具体到中小企业信息化,起点低、基础差就决定了你必然要从“手低”做起。“手低”是无奈,也是必然。但“眼高”、“眼低”却全凭自己。如果“眼高”,这意味着企业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手低”很可能是暂时的;倘若“眼低”,那么企业就只能在“手低”的圈子里打转,永远挣脱不出来。

因此,对于中小企业信息化来说,鼓励“眼高手低”很有必要。这关乎希望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