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e-works第三届PLM高级研讨班知识点小结

3月23~25日,我有幸参加了e-works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PLM高级研讨班,一睹了约瑟夫.萧塔纳教授的风采。通过约瑟夫.萧塔纳教授和祁国宁教授系统的讲解,感觉收获良多,不虚此行。以下列举部分要点与大家分享。

实际上,产品数据贯穿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之中,只不过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产品数据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要实现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数据的可追溯,必须建立统一的、完整的数据模型。

在萧塔纳教授的讲义中详细讲解了这种模型的构成形式,这种数据模型是递归型的,不论产品结果多么简单和多么复杂,都用一样的方式描述。而不同阶段或者不同人员看到的不同产品结构都是同一数据模型的不同视图。对于学员关心的产品主结构建立方法的问题,萧塔纳教授和祁国宁教授也给以了详细的讲解。

如果零件和图档关系不明确,某一个图档的变更很容易造成设计数据的混乱。萧塔纳教授描述了一种分层的结构,将产品数据模型分为业务对象(产品对象)、数据对象和数据文件三个层次。业务对象主要用零件主记录描述,零件主记录包括多个属性(通用属性,所有的零件的属性项都基本相同如名称、型号、材料、更改标志、技术状态、研制阶段)以及多个特性(特殊属性,不同的零件可以有不同的属性项,如有些零件可能有颜色特性、形状特性、状态特性等)等等,而业务对象与具体图文档的联系则通过相应的图文档主记录建立。一般而言,图文档主记录也有自己各自的属性。

在这种模型下,物理图文档的修改,会造成图文档主记录版本的更改,如果这种更改不影响零件本身的话,零件主记录的更改标记(相当于版本)不必进行更改。可以一定程度下将图文档变更造成的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基于现代设计的发展以及为了解决一些PDM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萧塔纳教授将PDM管理的零件类型进行了扩展。将软件(如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耗材、辅料(如油漆)、下料件(如钣材)、包装(如包装泡沫)等也扩展成了零件类型。以mp3播放机为例,这样扩展以后在维护阶段就很容易的可以知道某个批次的机器预装的是什么版本的嵌入式程序,如果该版本的程序有问题,可以统一通知召回或者升级。

当然,某些扩展的零件类型可能超出了设计部门的管理范围,所以有些更底端的产品结构分支数据也许需要其它部门(如工艺部门)共同维护。

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增多,给企业设计的快速反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规模定制是这种需求的必然出路。大规模定制的基本思想是用尽可能少的内部多样化来达到尽可能多的外部多样化,表现为将规范化和模块化的零部件通过配置组装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PDM中对这种方式通过配置管理功能来支撑,从应用的发展趋势来看,配置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多,将成为PDM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可选零件一般根据输入条件结合该可选零件的决策表来决定选用哪一个零件,但有时也可能会根据其它组合规则、关联规则连带选取。例如在设计中选用了12v的电源,则相关的电器原器件也要选择额定电压为12v的配件。

编码体系对于PDM系统的可用性以及应用效率至关重要。传统的编码系统采用单一的编码来区分每一个对象,要准确定位一个对象的效率比较低。虽然也有些企业在编码中引入了特征码,但也是把特征码合并到编码中成为复合编码,但常常也没有达到有效分类的效果。

萧塔纳教授认为,编码系统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根据确定的特征无二义地识别某个对象(识别),二是根据确定的分类准则和/或特征对各对象进行归类(分类)。识别码和分类码是编码系统的两个独立组成部分。因此他推荐采用平行编码的方式(个人理解是一个对象有两个编码,一个是表示分类的分类码,一个是区分对象的识别码,两个编码都可以独立应用)。

对于旧编码体系向平行编码的迁移,萧塔纳教授也推荐了基本的方法。如果原来的编码是无二义的,可以将该编码作为识别码,而另外建立特征码体系。

sicon实施方法是学员们最关注的要点之一。萧塔纳教授详细讲解了sicon实施方法的过程。这个过程分为以下13个步骤:

  1. 分析现状
  2. 找出差距
  3. 确定目标
  4. 制定措施
  5. 制定项目(粗)计划
  6. 开发专业方法/技术
  7. 制定需求目录和标准/规范目录
  8. 选择系统
  9. 制定实际项目目标
  10. 系统二次开发和系统安装
  11. 数据准备和输入
  12. 理论培训和应用培训
  13. PDM系统投入运行

  • 分析现状
  • 找出差距
  • 确定目标
  • 制定措施
  • 制定项目(粗)计划
  • 开发专业方法/技术
  • 制定需求目录和标准/规范目录
  • 选择系统
  • 制定实际项目目标
  • 系统二次开发和系统安装
  • 数据准备和输入
  • 理论培训和应用培训
  • PDM系统投入运行
  • 从具体的讲解过程得知,整个过程大概可以分成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通过现状分析得到一个理想的项目方案(与具体的PDM无关),第二个阶段结合具体的产品制定实际的项目方案。第三阶段为准备(数据准备和培训)与投入运营。其中第一个阶段尤为困难,按照sicon方法,需要通过7步迭代细化需求。

    另外,本次培训的要点还有PDM与cad的集成、PDM与erp的集成等等。这一部分内容较多,不容易讲清楚,本文不作描述,留作以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