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仓储管理优化问题

摘要:仓储是企业物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反映企业物资活动状况的综合场所,是连接生产、供应、销售的中转站,合理的仓储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加快物资流动的速度,降低成本,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对实现资源的有效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目前仓储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仓储管理进行合理优化的一些建议,以更好的发挥其在供应链中的作用。

关键词:供应链 仓储管理优化 仓储管理系统

仓储是企业物料配送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人员和设备配置以及管理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供应链的操作成本。在提高服务水平,降低库存,节约时间,成本最小化的压力下,仓储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越来越重要。

一、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问题

传统的企业库存管理侧重于优化单一的库存成本,从存储成本和订货成本出发确定经济订货量和订货点。从单一的库存角度看,这种库存管理方法有一定的适用性,但是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看,单一企业库存管理的方法显然是不够的。

目前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供应链的整体观念

供应链是一个整体,需要协调各方活动,才能取得最佳的运作效果。协调的目的是使满足一定服务质量要求的信息可以流畅地在供应链中传递,从而使整个供应链能够根据用户的要求步调一致,形成更为合理的供需关系,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虽然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取决于各个供应链的节点绩效,但是各个部门都是各自独立的单元,都有各自独立的目标与使命。一般的供应链系统都没有针对全局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指标,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2. 对客户服务的理解不当

供应链管理的绩效好坏应该由用户来评价,或者用对用户的反应能力来评价。传统的订货满足率评价指标不能评价订货的延迟水平,对用户的服务的理解与定义各不相同,导致对用户服务水平的差异。

3. 信息传递系统低效

在供应链中,各个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需求预测、库存状态、生产计划等都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数据,这些数据分布在不同的供应链组织之间,要做到有效地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必须实时地传递,为此需要通过系统集成的办法,使供应链中的库存数据能够实时、快速地传递。但是目前许多企业的信息系统并没有很好地集成起来,多厂商特别是全球化的供应链中,组织的协调涉及到更多的利益群体,相互之间的信息透明度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不得不维持一个较高的安全库存,信息传递系统的低效是交货状态数据不及时、不准确的主要原因。

4. 库存控制策略简单

无论是生产性企业还是物流企业,库存控制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供应链运行的连续性和应付不确定需求。了解和跟踪不确定性状态的因素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要利用跟踪到的信息去制定相应的库存控制策略。在传统的库存控制策略中,多数是面向单一企业的,采用的信息基本上来自企业内部,其库存控制没有体现供应链管理的思想。

5. 产品的过程设计没有考虑供应链上库存的影响

现代产品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出现,使产品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而且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但是供应链库存的复杂性常常被忽视,结果所有节省下来的成本都被供应链上的分销与库存成本所抵消。另一方面,在供应链的结构设计中,同样需要考虑库存的影响。要在一条供应链中增加或关闭一个工厂或分销中心,一般是先考虑固定成本与相关的物流成本,至于网络变化对运作的影响因素,如库存投资、订单的响应时间等常常是放在第二位的。但是这些因素对供应链的影响同样也是不可低估的。

二、仓储管理的优化措施

在多环节的流通过程中,由于每个环节对于需求的预测存在误差,因此随着流通环节增加,误差被放大,库存也就越来越偏离实际的最终需求,从而带来保管成本和市场风险的提高。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从研究合理的安全库存开始,到改变流程,建立集中的配送中心,以致到改变生产方式,实行订单生产,将静态的库存管理转变为动态的jit配送,实现降低库存数量和周期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仓库越来越集中,每个仓库覆盖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大,仓库吞吐的物品越来越多,操作越来越复杂,但是仓储的周期越来越短,成本也不断递减。因此,供应链的库存管理不是简单的需求预测与补给,而是要通过库存管理获得用户服务与利润的优化。

仓储管理的内容应该包括三个部分:

1. 仓储系统的布局设计

仓储系统布局是顶层设计,也是供应链设计的核心。要把一个复杂纷乱的物流系统通过枢纽的布局设计改造成为“干线运输+区域配送”的模式,枢纽就是以仓库为基地的配送中心。在相应的信息系统设计中,表现为“联库管理”的模式,分为集中式、分布式和混合式三类,其中配送中心的选择和设计是整个系统布局的关键。

2. 库存最优控制

库存的最优控制部分是确定仓库的商业模式的,即要(根据上一层设计的要求)确定本仓库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模式,如果是供应链上的一个执行环节,是成本中心,多以服务质量、运营成本为控制目标,追求合理库存甚至零库存;如果是独立核算的利润中心,则是完全不同的目标和管理模式,除了服务质量、运行成本外,更关心利润的核算,因此计费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成为其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在计费系统中固化了市场营销的战略和策略。

3. 仓储作业操作

仓储作业的操作是最基础的部分,也是所有wms最具有共性的部分,正因为如此,仓储作业的操作信息化部分成为wms与其他管理软件如进销存、erp等相区别的标志。这部分内容不仅要根据上一层确定的控制目标和管理模式落实为操作流程,还要与众多的专用仓储设备自动控制系统相衔接,所以是技术上最复杂的部分。

三、仓储管理系统(wms)的发展趋势

目前,仓储管理系统(wms)在我国已经普遍应用于制造业、分销业及公共仓储业务中。在制造业方面,仓储管理系统(wms)以仓储作业技术的整合为主要目标,使库存成为流水线的一个流动环节,也使流水线成为库存操作的一个组成部分。wms不仅整合设备系统,也整合工艺流程系统,还融入到更大范围的企业整体信息化系统中去。以仓储业的经营决策为重点的应用系统,具有非常灵活的计费系统、准确及时的核算系统和功能完善的客户管理系统,为仓储业经营提供决策支持信息。

从中外物流发展的动向来看,有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反映了仓储管理和wms发展变化的趋势。

第一,随着物流资源的整合,在网络建设过程中,提出了在大型物流网络中,仓储管理的集中模式与分散模式的关系问题。集中总是相对的,分散却是绝对的。当我们构造一个大系统模型时,分布式系统才是基础。技术方案的思路也就变成了如何在分布式仓库网络基础上,解决那些需要集中管理的困难。ibm推出的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构架就是此类研究的一个典型代表。在此基础上wms的基本结构、标准模块和数据交换接口标准等方面的研究正在深入。

第二,以rfid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仓储管理和wms。rfid目前还不可能马上普及应用到所有的商品上,全世界也不会很快就采用统一的物品编码标准。但是在物流环节可以通过车辆、集装箱、托盘、货架等设备应用rfid技术,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因此物流设备的rfid加上商品的条形码可能是未来探索rfid应用推广的一条实用之路。

第三,jit配送将越来越成为wms服务的主要市场需求。jit生产方式的普遍化也将导致jit配送需求的增长。wms的发展要基于需求的这个变化趋势,与此同时,配送需求的专业化市场细分也在深入,要求wms更加支持jit配送的专业化。

第四,商业智能技术(bi)在wms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多。商业智能就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开发积累的数据信息,使之变成可以利用的知识。信息是作用在于应用,在于支持决策。在低水平的应用中,往往是系统采集数据,人工进行决策。经过一定的积累,应该过渡到系统具有决策的功能。因此wms中bi模块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实际操作中,仓储管理与市场和产品的稳定性,物料类型,仓储设备的类型和数量,仓库的规模和数量,信息管理水平和单元负载的选择都有着重要关联。因此,要进行有效的仓储管理,必须选择适当的负载单元,充分利用仓库和仓储设备,最大程度减少操作环节,完善信息管理系统以及保证良好的操作环境和安全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发挥仓储管理在供应链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秦文纲,《采购与仓储管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赵涛,《仓储经营管理》,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3] 胡军,彭杨,《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5年

[4] (英)马丁?克里斯托弗,《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北京,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5] 刘莉,《仓储管理实务》,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