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中小学校的知识管理问题浅谈

知识是教师教学的中心,是学生学习的中心。从现代教学论看,知识需要传播也需要创造,需要掌握也需要共享。从现代学校管理论看,知识是最重要的发展性资源,提高学校总体实力的关键是如何让全体师生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利用知识。因此,学校如何进行知识管理,这是关系到教师与学生成长,关系到学校发展的重要课题。

学校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过程,其实施的策略在于建立激励师生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培养全体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此,学校管理者进行知识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参与的全员性

知识管理包括对学校各种信息和人员的管理,会涉及学校中的每一个人、并影响到一些特殊的政策和办事程序,因而获得领导层的支持十分重要。只有领导认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并大力支持,才能实现知识管理的目标。领导的支持除了财力、物力之外,还负有引导学校组织文化的责任,必要时可以成立一个知识管理小组,由该小组负责具体开展知识管理的工作。

教师是重要的知识管理的参与者。因为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创造、共享、寻找和使用知识,所以有效的知识管理需要学校每一位成员的参与。

学生是学校知识管理的不可或缺者。学校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成才,知识管理的价值最终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学生是知识管理效能的检验者和评价者。从现代教学论看,学生也是知识的生产者,学生的知识将对教师的知识产生更新与激荡作用。教师或学校如果能够在知识管理过程中容纳来自学生的知识,将会对学校知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文化的共享性

目前,我们很多人都是在知识不共享的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只有让教师理解知识共享的价值,并看到知识共享给工作带来的好处,教师才会在价值观上,进而在行动上有所转变。由于隐性知识是教师个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而获得的东西,因而一些教师会认为,拥有这部分私人信息正是自己的价值所在,如果把这部分知识也拿出来与他人共享,自己就可能会失去在这方面的“权威”地位。因此,有的教师会对隐性知识的共享有所抵触,但这恰恰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学习型学校,尤其应当创建和培育以开放合作为规范的学校文化,制造教师之间相互促进、彼此学习的氛围,鼓励教师共享隐性知识。

组织结构的更新性

传统的组织结构,强调上下级之间严格的等级制度,缺乏顺畅的沟通渠道,易于造成组织僵化,不利于知识的交流与应用,这样的组织结构已然不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了。

知识管理需要构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来与之适应。新的组织结构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有利于员工的相互沟通和知识共享。这种沟通不仅发生在组织内部,而且应该发生在组织与组织、组织与社会之间。2、有利于知识更新。3、有利于增强团队合作精神。笔者认为,组织应该由等级型结构向支持型结构转变。当前新兴的“倒金字塔”型等组织结构模式,明显优于传统的结构模式,对学校组织的转型有所启示。在倒金字塔型组织结构中,教师处于组织的最顶层,可以方便地进行知识的交流、传递、授受与创新;而中层管理者则作为支持人员为教师进行知识的共享、创新、使用创造条件;并使校长的管理战略有效地执行;在底层的校长,主要为教师知识管理活动的开展服务,同时为知识管理制定基本政策。

信息技术的支持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知识管理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当前广大中小学实施的“校校通”工程,更为我们实现了校与校之间、学校知识与外部知识之间的互动及整合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因特网上无限的知识资源,更成为组织学习的巨大知识库。在这一背景下,学校的知识管理者需要为组织甄别、挑选有用的知识,并组合出合理的知识内容,传递给组织中的成员,以便他们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知识。知识管理者对支持系统的设计应注重人性化、以利于教职工更多地参与。

机制的激励性

建立知识共享的管理模式,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内在激励机制。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一者需要适当的物质奖励制度,二者需要更加深入的成长激励和目标激励。现代教师更注重在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和成长体验,有关教师的工作成就和个人成长相联系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将永远是教师的最大动力。要让教师在知识共享中,体会到与他人合作、交流对自己在人际关系、教学质量上带来的好处,从而将知识共享行为由外在的制度要求,转变为内心的需要,使之更自觉自愿地参与共享活动。此外,为了培育知识共享的学校文化,消除教师间的不正当竞争,在激励方式上,学校应将个人激励、团队激励和组织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激励的时间效应上,学校也应把对教师的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结合起来,以便强化激励手段对教师成长长期的正面效应。

校际的协作性

学校是依存社会系统而存在的,学校的每项改革都与社会变动息息相关。对学校知识的管理,管理者不能单纯地认为就是对校内知识的管理,因而只关注组织内部的建设。事实上,知识管理更在于构建学校组织知识与社会知识系统的连接、互动与整合。一方面,基层学校可以同兄弟学校建立协作关系,比如,在民间自主交流的基础上建立校际间的‘知识联盟”,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研讨会、教师互换、教育资源共享等形式进行交流。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上级管理机关,建立地区性的学校知识管理网络,在网络内,学校成员可以进行知识管理的指导、交流、借鉴、考评等活动,从而带动一大片教育机构的创新与改革。

总之,知识管理是知识社会中管理的新方向与新模式,而且将其运用于企业管理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将知识管理运用于学校管理尚属尝试阶段。在理论上,与学校知识管理密切相关的这些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的讨论;在实践上,学校知识管理的具体策略与模式也还没有实例性的案例。但知识管理是学校管理发展的方向与必然趋势,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