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高血压自我管理,让生活重见阳光

岳丽娜/口述 整理/王丽云

从云南来上海 陷入孤独和无助

我是云南人,丈夫是上海到云南插队的知青。1997年,丈夫退休后,我也办理了退休手续,一家人回到了丈夫的家乡上海,住进了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东王社区的老房子。刚到上海时,除了家人,我一个人都不认识,听不懂上海话,户口和党组织关系也无法迁移,感觉非常孤独,生活就像一坛死水。同时,因为是从外地退休来上海的,没有医疗保险,患有高血压的我,除去医疗费,每月的退休金所剩无几。本来在云南生活还算优越,可来上海后,不仅孤独,还很无助,我的天空布满了阴霾。

到社区帮忙 渐渐融入大上海

居委会的同志见我还年轻,在家又没什么事情做,就建议我到居委会帮忙,为社区居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慢慢地,我开始跟周围的邻居熟悉起来,对社区的情况也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渐渐融入了这里的生活。

2002年,上海市开始进行“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试点,我作为第一批人员接受了复旦大学组织的培训,系统学习了高血压的防控知识。回到社区后,我成了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的组长,开始组织一些患有高血压的居民学习高血压防控知识,相互交流,自我管理。

高血压自我管理 首先受益的是自己

1999年,我的血压曾经高达199/145毫米汞柱,体重87千克,出现了浮肿、走路不稳等现象,经常需要去医院输液治疗,每年的医疗费要3000多元。通过培训后,我首先把高血压的防控知识用在了自己身上,如按时吃药、锻炼身体、控制饮食、控制情绪等。现在,我的血压控制在140/85毫米汞柱,体重也减到了80千克,脚不肿了,走路轻快了,身上也有劲儿了,已经连续3年没去医院输液了,每年的医疗费不到2000元。

除了药物治疗,控制高血压最重要的几点就是控制饮食、控制情绪和锻炼身体。在饮食控制上,要注重少油少盐,可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学习了一些少放油少放盐又能色香味俱全的烹调方法,多次在市、区组织的“高血压饮食厨艺比赛”中获奖。如炒魔芋,传统的配料是辣椒或者咸菜,而我用大蒜,并且把白色的根须也利用上,加上葱、姜煸炒后,加入焯水的魔芋,翻炒后,加点盐、滴2滴香油就起锅。这样,大蒜的绿色、根须的白色、魔芋的灰黑色,融合在一起,亮晶晶的,好看好吃又营养。

说到控制情绪,我以前脾气挺急躁,现在好多了,学会了忍耐,凡事都三思而后行。有一次,儿子房间的电脑莫名其妙地被淋湿了,这可是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啊!我火冒三丈,跑到三楼使劲敲门,想找租住在我家楼上的房客算账。手都敲疼了,一个小伙子才开了门。我进门一看,原来是他们把一盆水泼在地上了。正要教育教育这个年轻人,我突然想起了“忍”字,心想还是不要跟自己过不去,要不然血压肯定又要飙升了,所以只是叫他们以后注意点,我就下楼了。

在锻炼身体上,这几年来,我和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的成员们每天在小区对面的公园里练五禽戏。除了下雨和气温零度以下的天气,我们从不间断。

高血压自我管理 大家都是受益人

经过几年的发展,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的成员从2002年的11名增加到现在的20多名。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同时,每个人又在不断影响着身边的高血压患者。一位老姐姐退休在家,血压总是波动很大,她认为做家务就是锻炼身体,没必要专门锻炼。在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几个月后,她的血压就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身体状况明显改善。从中受益后,她劝说自己的邻居也加入了小组,两个人就像亲姐妹一样,每次活动都结伴而来。

几年来,虽然没有报酬,还时常“倒贴”电话费,可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的工作已经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社区里的老房子将要拆迁,我就要搬到郊区去了。为了不让小组活动中断,我已经帮助居委会物色好了接班人,将高血压自我管理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