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学校“以人为本”管理中的误区

随着学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不晰地深入,“以人为本”逐渐成为学校管理文化的主流,并使学校管理从牺牲人的个性追求提升到对人的尊重、关爱、理解和支持的理性平台,为推进课程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然而,由于人们对“以人为本”的内涵存在理解偏差,在管理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笔者认为在学校管理中倡导“以人为本”的同时,应当谨防出现误区。辨析出现误区的原因,研究其管理对策,回归“以人为本”的科学本质,才能更好地实现优化的管理效果。

误区

1“以人为本”=“以人情为本”

“以人为本”的管理强调对人的尊重及人际关系的和谐,然而有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尊重”与“和谐”的理解却有失偏颇,认为尊重就是互留情面,和谐就是没有矛盾;为了体现管理的人性化,以“宽容”代替“处罚”,以“表扬”取代“批评”,不知不觉地把“尊重人”异化为“不得罪人”;工作上只讲感情,不谈原则,有求必应;对教师的缺点和错误,碍于情面,或只字不提、或轻描淡写;回避工作矛盾,讲究一团和气,事事留情面,处处给人情,殊不知却落入了庸俗的人情圈子,“以人为本”演化成“以人情为本”。

“以人情为本”的管理是对人本内涵的异化,人情是社会生活中的特质文化,有着理解人、同情人与帮助人的温馨面,但在人情的催化之下,往往又容易导致对事放弃原则、对人失去公允的结果,“以人为本”被当成拉关系走后门的幌子,人人只当没有原则的老好人,表面上看校园气氛宽松自由,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但实际上已将管理的内涵异化为无原则的“放任”,最终使学校纲不举目不张,风气不正,学校工作变成一盘散沙。

2“以人为本”=“以个人为本”

在少数教师的眼里,“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要求学校在管理上要让个人感受到绝对的尊重、自由和满足,学校的一切管理必须尊重“我”的需要进行;对他而言,个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就是“以人为本”了,却鲜有思考他需要的尊重、自由和满足是否符合学校的公共价值准则。

这是对“人”狭隘的理解,“以人为本”的管理所讲的“人”是具有丰富内容和多重规定性的概念,就学校而言,既是师生个体又是师生群体,更是个体与群体的统一,这里强调的“人”是多数人的利益和积极性,而绝非少数人的利益和积极性,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解为“以个人为本”“以我为本”的管理。过度强调个人的需求,这是对“以人为本”管理的曲解,必然会与群体的整体利益相抵触,与学校的发展需求相违背。

3“以人为本”=“宽松管理”

时下有人认为:“教师职业是一种良心职业,主要靠教师的自觉自律”,现在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管理,就应当尊重、理解、信任教师,教学管理与考核更应该充分地表现人性化,而规章制度必然会制约、压抑校园的人文气息,会引起教师们的逆反心理,这与“以人为本”管理所追求的境界是背道而驰的。因此,“以人为本”的管理应该淡化甚至取消制度的制约。

很显然,这是对“以人为本”管理的肤浅理解,把“人本”与“制度”对立起来,简单地挪用了对人的信任、关心、尊重等管理方法来充当“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却排斥了制度管理的基础性作用。

4“以人为本”=“无条件满足学生愿望”

有少数学校和教师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简单地理解为“无条件满足学生愿望”的管理,对学生不能说“不”字,不能批评,害怕批评会挫伤自尊,泯灭兴趣,结果导致没有原则的“尊重”和“赏识”泛滥成灾。有的学校在“尊重”的名义下,对学生不合情理法的要求一味迁就。正是基于“尊重”和“赏识”的要求,客观上对一些违纪学生的教育显得苍白无力,乃至无法教育,最终放弃教育。

这些做法表面上是对学生自由和权益的尊重,实际上违反了教育规律,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最终影响的是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结果使“爱的教育”演化成“溺爱教育”,“赏识教育”变成了“捧杀教育”。

走出误区的途径

1倡导“以人为本”管理,首当“正本清源”

所谓“正本清源”就是要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为了人、依靠人、尊重人”。“以人为本”的思想,即强调一切为了人,人是主体、中心和目的,而不是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又主张一切依靠人,依靠整体的“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价值的全面实现,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教育上倡导“以人为本”管理,其基本内涵就是为了师生、依靠师生、尊重师生,确立以“师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和教育理念,以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为根本目的。首先要以师生的合理需求为本,其次要以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最终以形成积极向上的共同价值观为本,也就是以人的理想信念为本。它要求学校领导在管理工作中应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辨证统一,努力营造一个平等、团结、尊重的组织氛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遵循人性形成的规律,开发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

校长在学校管理中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就要从关注师生生命的整体发展出发,尊重、理解、关怀、支持每一位师生,把师生尤其是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注重师生的情感需求,真心实意地依靠师生,广集智慧,给予学生成长成才的条件和教师发展、创新、成才的空间。但是“尊重”不是放任自流,“理解”不是全盘认可,“关怀”不是拉关系走后门,“支持”更不是无原则的。这些“尊重、理解、关怀、支持”都应是以公平公正为原则,以促进发展为目标,就是要平等待人,公正处事,而不是在人情之下的一人一个标准、一事一个准则。失去了公平公正的人情,其实是对群体的反人文。因此,在学校管理中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本着肯定人、激励人、发展人的思想去管理学校的,学校管理者的“人情味”应该是对教师人格的尊重、真诚的关心,以及精神上的鼓励和事业上的支持;学校的“人际”应该是温馨向上、互相支持、团结协作、有强烈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命运共同体,而不是庸俗化的人情主义。

2重视“以人为本”管理,不能废弛“法度”

“以人为本”管理必须建立在科学制度的基础上,失去了制度的制约,“以人为本”管理就变成了“以个人需求为本”的管理,就很容易演化成极度的个人主义,变成无政府主义,牺牲的是公平原则,最终损害的是群体利益。

“以人为本”管理并不意味着对人的放任,更不意味着对“法度”的否定。在学校管理中的“法度”就是制度。“以人为本”管理离不开制度管理这一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在实践中,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才能使“以人为本”的管理具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