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中小日化经销商如何盈利

终端竞争日益激烈而操作费用却居高不下,增收和节支成为基本的生存途径,但其中是细处见真功。

“每天,我们都在忙碌着……庀碌,为的是生意,做生意为的是赚取利润。”松下幸之助讲:“企业无利润,就是犯罪!”那么,面临终端竞争日益激烈而操作费用却居高不下的日化行业里,中小日化经销商的利润从哪里来?下文,笔者就从增收和节支两个方面,谈谈新的日化营销形势下中小日化经销商的盈利方法,以供大家参考与借鉴。

增收

众所周知,在成本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增加收入是一种非常可行的获利方法。而增收的方法很多,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重视促销活动

促销活动是快速提升产品销量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做终端的日化经销商都知道,地堆是卖场超市中的黄金资源,各个品牌厂家都会积极地去争抢它。通过对众多终端营销案例的分析,笔者还总结出这样一个规律:

下面,让我们看看发生在江西市场的,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的一个成功案例吧!

“五一”黄金周期间,某品牌在南昌县莲塘百货大楼店做了一个促销活动,活动投入费用很低,只是一些用于终端包装的背胶和kt板的费用,这是要不了多少钱的,但是却实现了10倍增长量的业绩。据当地卖场主管介绍,原来一般一个月只卖200多元,很难突破,而五一期间日销量最少也在800元以上,最多时日销量1600多元,且连续三天实现1000元以上销量。能实现这么大的销量,其最主要的原因与充分挖掘地堆陈列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该品牌原先的产品都摆在里面的货架上,淹没在大大小小的品牌中,没有任何陈列优势。这次,该品牌通过与日化区负责人的直接谈判,在不花一分钱的情况下,免费拿到了日化品进口的三个地堆位置,这个进口也是二楼卖场的唯一进口(此地原来一直被联合利华等大厂家占领)。活动期间,三个地堆呈品字结构,全方位包围进场的顾客,可以说,把卖场最好的位置拿到了,顾客一进场首先面对的就是该品牌的导购。此外,该品牌还对地堆进行了全方位的形象包装,增强了活动渲染力;同时还在每个地堆安排了2名训练有素的导购人员。

(二)扩充销售网点

网点的有效扩充,可进一步增加产品的销售窗口,扩大销售规模,进而提升市场的整体销量产出。a品牌在上市初期,就曾对其经销商提出了这样一个基本的要求,即作为一名地级市场的经销商在经营a品牌1—6个月内,其网点数量必须达到20个以上,1年以内必须达到40个以上。实践证明,真正按照a品牌这一要求执行到位的经销商,目前基本上都保持着较高的市场销售和客观的盈利态势。笔者曾经碰到a品牌在河南周口的一个经销商,他告诉笔者,周口一共有67个乡镇,他说他已经做了60家网点了,每家可以销售1500元钱,60家零售可以达到9万,平均利润可以达到15%,即13000块钱/月。

2006年,江苏隆力奇集团其市场销售达到了50亿元,这与该集团多年来强化市场网点覆盖是不无关系的。据悉,该集团所属各地级分公司的销售网点数量平均都在300个以上,有些市场甚至达到500个以上,这足以值得广大中小日化企业和经销商朋友们学习和借鉴。

(三)标准化和量化具体操作

任何行业总有其提升销售的绝招和奥秘,市场同质化日益严重的日化行业更是如此。这里不妨向大家介绍一下b企业增量的一些绝招,供大家参考:

a品牌企业通过多年的市场操作和研究,总结推出了成功操作市场的四条标准,并把这些形象性地称之为“终端四项基本原则”:

1、每一个地级市场,要求网点要达20家以上;

2、单品上柜数要达到30个以上,如果单品在30个以下我们认为是不合格的;

3、每个终端一定要配备促销小姐,并且比例是1;1.25;

4、终端必须要借助地堆或者端架,开展特价、买赠等促销活动。

据a品牌的一位营销主管反馈,这个“终端四项基本原则”看似十分简单,但每个经销商都能真正按此执行到位却并不那么容易。当a品牌最早提出这一标准时,很多经销商不以为然,但是通过a品牌企业多年来的反复宣传,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已经接受了这一操作标准并且这么去做了,最后大家都尝到了甜头。

可见,任何时候只有有了标准化和可量化的方法,才能非常容易地去做到,做好。就拿促销活动而言,不是特价,就是买赠,但每个品牌最终取得的活动销量和达到的宣传效果却大不相同,原因就在于此。

节支

众所周知,在不断“开源”的同时,只有坚持“节流”,才能真正达到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的目的。除了减少正常的日常开支外,笔者认为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展开“节支”才行。

(四)优化人员结构

一些经销商认为,人员工资和提成部分在经营费用中占据的比例很高,于是在公司内部展开裁员运动。根据人事管理学研究分析,每增加一名员工,就会增加相当于其工资水平近0.5倍的隐形成本。笔者并非提倡经销商因此一律“精兵简政”,而是应进一步优化身边的人员结构,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一定要用准人、用对人、用好人。根据笔者研究,一般而言,任何企业里面总会存在三种人:即“人才”、“人材”、“人在”。这就需要我们去仔细考察和认真分析身边的每一名人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对待措施:

a、20%——人才(即真正有才能,又能发挥效用的——应重视;

b、70%——人材(即虽然有才能,但未能完全发挥效用的)——应调整;

c、10%——人在(即既没有才能,又不能发挥效用的)——末位淘汰。

(五)注意谈判的技巧

经销商在与卖场谈判中若能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争取到额外的可利用支持,如免除活动期间的地堆费或端架费等,其实这是极好的降本增效的机会。

一次,笔者拜访昆明一位经销商时,发现这位经销商正在超市内开展1000ml洗发水特价17.8元的促销活动。笔者在他的地堆旁边转了一圈就问他,“成本这么高,你怎么赚到钱呢?”他说:“不瞒你说,1000毫升洗发水买17.8块钱,还送一卷卫生纸呢,但是这个地堆是超市免费提供的。”笔者疑惑不解,他说:“我和超市经理是这么谈的,我卖我的洗发水,等于是在推销你的卫生纸,你每天给我多少卫生纸,我保证给你全部卖掉。”

以上是经销商与超市谈判技巧的典型案例。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超市的采购经理往往会有两个指标:一个指标是销售指标,另外一个是利润指标。当超市采购完不成利润指标的时候,他就会压榨供应商高利润的产品;当利润指标完成差不多了,但销售指标完不成的时候,他不赚钱也会给你卖的。所以,经销商在超市里面一定要扮演好不同角色。

总之,我们应该树立这样一个长期经营的“盈利观念”,因为短暂的利润再大也是小,正常的利润再小也是大。任何年代,任何行业,任何地方,只要树立目标,找对方法,并付诸行动,就一定能真正实现盈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