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下的财务风险管理

摘要: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的财务安全是企业生存的关键。财务风险并不是完全意味着危机和损失,同时也伴随着机会与收益。中小企业可以在风险的危机与机会之间找到平衡点,获得收益屏蔽危机。

关键字:金融危机;财务风险

美国房利美、房地美被美国政府接管,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百年老店美林证券也陷入破产危机并最终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其他金融机构如高盛、大摩、华盛顿互惠银行和国际集团也都摇摇欲坠,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正在一步步演化和扩大为一场全球金融危机。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经济的关联度越来越紧密的今天,中国经济也难免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这种影响很可能涉及方方面面,不仅仅是金融领域,这将使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更加严峻。

在我国,中小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99%,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出口创汇占68%,上缴税收占48%,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可以说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活力和源泉。因此,在目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中小企业应该如何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成为一个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国内中小企业现状

(一)经济衰退,中小企业处境艰难

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国内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纷纷倒闭。随后,美国金融危机又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中小企业在风暴中处境变得岌岌可危。在本届广交会上,一些企业反应,目前外部环境仍在进一步恶化,企业生存困难的局面仍将持续。仅以广州为例,数据显示,2008年1至7月,广东有3618家玩具出口企业退出市场,占去年同期出口企业总数的77.8%,而数据同样显示,退出市场的3618家企业在2007年1至7月期间出口总额仅为2.2亿美元,仅占去年同期出口总额的7.8%。

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已在不同层面引起连带反应。很多中小企业既是产品供货商,又是服务提供商,这些企业倒闭了,产品找不到相应零配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企业倒闭增加了其他企业的运营成本。

(二)利润下滑,夹缝中求生存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进出口贸易不景气等因素影响,众多外资企业纷纷撤资。由于东南亚地区劳动力成本普遍低于内地,所以,这些资本纷纷从内地转投东南亚地区。

人民币不断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攀升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原本利润空间极其狭小的中小企业更是难以维系自身发展,全行业利润连续下滑,如今不少企业都是零利润甚至亏损经营。

尽管当前钢、铜、铝等原材料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对部分中小企业应该是利好,但原材料价格的涨跌无序同样增加了部分企业主的担忧。很多外贸主导型中小企业,常常精打细算,在夹缝中求生存,微薄利润,而由于企业对原材料价格的涨跌无法预判,从而影响了企业对市场的判断,最终影响了产品策略。

二、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下的财务风险分析

财务风险作为一种信号,能够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要求企业经营者进行经常性财务分析,防范财务危机,建立预警分析指标体系,进行适当的财务风险决策。

(一)防范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

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源是对财务风险的不当处理,财务风险是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情况下更是不可避免,因此,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尤其必要。

1、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就短期而言,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性,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企业有利润是预警的前提,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尽早采取措施。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从而编制准确现金流量预算。

2、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

建立了风险预警系统后,企业对风险信号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应收帐款增大,质量下降,成本上升,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指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企业通常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应对财务风险。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可以利用财务杠杆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同时企业偿债能力强弱是负债经营最敏感的指标,只从偿债能力看,负债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但未必合理,如企业借款利率小于利润率。企业应充分利用负债经营的好处。

(二)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

市场经济中,筹资活动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导致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此外,还有资金组织和调度风险,经营风险,外汇风险。

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在进行投资风险决策时,基本原则是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获取超额利润,又要克服盲目乐观和冒险主义,尽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资风险。

企业财务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资金回收。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是应收帐款,有必要降低它的成本。

收益分配是企业一次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留存收益是扩大规模来源,分配股息是股东财产扩大的要求,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

三、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下应对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一)短期内需根据市场调整产品定位

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而言,既是风险,更是机遇。中小企业如果能够准确进行产品定位,提前进行产品规划,可实现高利润。一般来说,中小企业产品规划应提前进行,不应仅仅跟着潮流走,永远比别人慢“半拍”。中小企业一般要用两三年时间对市场进行摸底,然后根据摸底情况进行规划。

定位好产品后,需要研发投人,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提高生产效率赢得产品利润。通过技术投入掌握产品核心技术,以此占据市场主动。其实,很多倒闭的沿海中小企业,都是简单加工型企业,这类企业没有核心技术,没有产品竞争力,更没有市场竞争力,抵御外来风险是行不通的。

(二)找市场跨区域调整

产品最终要面向市场,中小企业需要权衡选择什么样的市场。我国的国内市场大,大品牌主要是占据一线发达城市,而二三线城市市场依然很大,因此中小企业可充分利用二三线城市来发展。与其他地区相比,中西部各种生产要素成本偏低,是加工行业以价格优势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跨区域调整也是中小企业应对金融风暴可行方案。同样的产品,可通过寻找新市场、新生产环境,以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需求来实现产品利润和企业的经济效应。

(三)合理利用民间资本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基础差、底子薄、抗风险能力差,而当前外部经济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资金链紧张,融资不畅,更是给中小企业雪上加霜。一些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破产,有的企业主陷入高利贷的泥潭,有的不惜贱卖股权以获得周转。由于我国现实的金融环境,政府无法直接向中小企业提供过多资金支持。引导、促进中小企业通过民间资本融资应成为我国融资改革政策设计的重点。

目前,在长三角地区,民间资本充沛活跃。从目前组建的情况看,小额贷款公司如果运行规范,很容易发展为区域性的、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民营融资机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关键是打破国有商业银行垄断,释放民间资本的市场活力,最终形成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四)区别对待歇业技改

一部分出口企业已经是“等米下锅”了。与这种想法相反的是,更多的企业开始了主动调整。应对更为猛烈的冲击,部分企业提升工艺和技术。而沿海一些实力薄弱的企业由于没有订单,索性歇业技改,以备危机过去以后的长远发展。

歇业技改,不同的企业要区别对待。那些产品有销路,而短期疲软的企业,只需适当收缩规模,等待时机再技改。没有资金的小企业要大搞技改,无疑是给企业加重资金负担,对小企业而言,第一是生存,其次才是发展。

四、结论

世界不像乐观者想象的那么美好,也不像悲观者描述的那么糟糕,市场有自身的规律,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规律,进行管理创新,挖掘自身潜力,提高防御能力。先求生存,再谋发展,根据企业的自身需要和市场情况,作出决策。

在金融动荡的今天,如何生存和发展,这是每个中小企业都将面临的问题。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将持续,企业只有通过整体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权衡财务风险与其有可能带来的收益,规避财务风险提高收益,才可以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