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应用知识管理提高高校教师个人竞争力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大量产生和更新,知识获取的途径和方法将会多变,知识创新将成为高校教师岗位竞争的焦点,个人知识管理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基于对高校教师知识管理应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从观念、认识和技术应用三个方面论述了应用知识管理提高高校教师个人竞争力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校教师;知识管理;竞争力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推动着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突出变化是知识的大量产生和更新;知识获取的途径和方法多变;知识创新成为竞争的焦点。高校教师是高深文化知识的代表,是培养具有专门知识、专业技能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其知识管理水平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教学能力,创新能力而且也会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个人知识管理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对个人知识的有效管理,教师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 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个人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高校教师知识管理应用现状调查

1.文献调查

在全球最大中文文献搜索引擎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按篇名和模糊匹配,从1994年到2008年全部进行搜索,查看有关知识管理方面正式发表的研究成果数量和方向,其结果是:

从上述搜索结果中可以看到有关“知识管理”研究成果相当多,证实它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企业在创建“学习性组织”活动中,加强了对员工和信息的知识管理,发表了2931篇研究成果。学校在行政管理方面应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手段,发表有111篇研究成果。有关“教师知识管理”的研究成果有100篇,在“高校教师知识管理”的17篇研究成果中,涉及教师个人对知识进行管理的只有11篇,其他均为对教师进行知识管理的研究成果。这说明高校教师自身对知识管理的认识和研究存在很大的空白,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中这将严重影响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问卷调查

近期对我院文、理、工学科不同年龄层次45名教师进行了知识管理的问卷调查(附后)。调查涉及三个方面,整理结果如下。

(1)对知识管理的认知情况

知识管理的范围:依次是电子文档(39人),网上信息(36人),读书笔记(30人),印刷图书资料(30人),通话记录人数最少(8人)。这说明目前教师比较显性知识而忽略隐形知识,在显性知识中,电子化知识优于纸质化知识。

日常对知识(信息)分类保存的方法:依次是电子文档(38人),网上信息(30人),印刷图书杂志(30人),网址(13人),选择采用数据库管理的较少(6人),对各种能被用来进行知识管理的社会化软件知之甚少(2人)。由上分析可知高校教师在知识储存方式上显得比较单一和陈旧,网络和社会化软件结合的应用和灵活的知识储存方式还有待宣传推广。

对自己知识管理满意度:比较满意(24人)和不太满意(20人),基本相当,合计人数占总数99%,十分满意(1人)。令人高兴的是在对自己有目的地进行知识管理必要性回答中99%的教师认为有必要(44人)认为无必要(1人)占比还不到1%。调查显示教师对自己目前的知识管理满意程度不高,希望得到提升。

(2)知识共享涉及面和途径

高校教师知识共享涉及面选择人数依次是同行教师(27人)、朋友(27人)、教研室教师(24人),愿意交谈的任何人(15人),学生(14人),排在最后的是亲属(3人)。调查说明知识传递与专业密不可分与亲近程度关联不大。知识共享的途径选择人数依次为面谈(21人),电话(21人),e-mail(20人),交换资料(19人),论坛(13人),qq(13人),较少使用博客(4人)和聊天室(2人)。

(3)对获得知识管理软件的意愿

赞同采用扩展各种应用软件功能获得对知识进行管理的教师为(20人),购买专门的知识管理软件(19人),愿意自己编制知识管理软件的为少数(8人)。

从上述问卷调查中从某一方面了解到高校教师在知识管理方面的一些现状。从教师的建议中发现,教师们渴望对自己的知识和信息进行系统的管理,渴望得到能对知识进行管理的计算机软件,渴望得到政策的引导和技术的培训。

二、应用知识管理提高教师个人核心竞争力

学校是一个知识的大仓库,而知识获取的重要渠道来自于教师,高校教师个人知识的有效管理不仅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对于教师整个团队以及学校的综合竞争力都有迅速提升的作用。因此,以知识的积累、交流和共享为原则的知识管理为提高高校教师的个人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1.转变观念,重新审视高校教师的知识管理

(1)只要有知识就有管理

知识管理伴随着知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很多高校教师都知道购买的图书会按自己方便索取的原则存放在书橱架的不同位置上,学习笔记会分类装订成册或用不同的笔记本记录,教学教案会按章节依次归类等等,诸如此类的分类归档,其实就是教师对知识进行了管理,这种管理主要是针对显性知识,管理方法相对比较简单。因此,文中所提的知识管理并非是全新的概念,而是在特定环境下对知识管理注入了新的内容。

(2)知识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本来就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更非固定不变的架构。因此简单分类,按序存放,只能起到知识有序化的作用,并未真实反映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在过去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也许只能做到这一步。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知识管理方法必须有所突破。

(3)改变知识占有型思维观

长期以来教师总喜欢采用对知识进行占有型、“仓库化”管理模式。似乎不储存在书橱里或电脑里的知识,是无法对其进行管理的。这种静态的知识管理方法实质仅仅是管理知识,费时费力,很难长期坚持。互联网时代有必要呼吁教师改变这种占有型、“仓库化”的知识管理思维模式,变静态管理为静态+动态管理,唯有如此,在知识大量涌现的网络化社会中,教师个人电脑中知识“仓库”的容量才会变的越来越小,知识变的越来越多,管理变得越来越简单,为长期坚持进行知识管理奠定基础。

(4)个人知识管理不等于个人管理知识

传统意义上,个人知识管理理应属于个人管理知识的活动。但是基于web2.0的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去中心的开放时代,伴随着众多社会性软件的应用,“个人知识管理不再是个人活动,而是社会群体的活动。”[1]

2.认识自我,增强高校教师知识管理的动力

(1)认识高校教师知识管理需求

①教师岗位竞争的需求,21世纪是注重速度的时代,由于知识的迅速增长而出现的人们掌握新知识能力的局限和知识陈旧速度加快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学会快速掌握有用知识,实现知识的最佳选择,动态发展地把知识目标对准学科最前沿的领域是教师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②优化知识结构的需求,知识经济时代,教师的知识结构,已不再表现为一成不变的知识体系,而是随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新,以动态和创新为特点优化知识结构成为高校教师提高个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③教师知识创新的需求。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满足于简单地重复他人或自己已做过的一切,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对知识进行再组织,探求新的活动方式和表现方式,向往体现自己创新能力,成为新知识、新思想的创造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