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和谐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管理中和谐模式的阐释,提出在面对社会大环境对高校学生思想的冲击及针对他们的思想特征,应该采取“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模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出创新型的复合专业人才。

【关键词】和谐模式 以人为本 学生管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并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概括起来说,和谐社会应该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全面和谐的社会。从三者之间的关系看,其中核心环节毫无疑问是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自然的主人。高校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和谐模式,就是要渗透人文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人文精神是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渗透人文教育,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得到熏陶,促使人文教育内化为学生的内在人文素质”。高校学生管理是人与人构成的管理系统,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管理更应贯彻和谐理念,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用人性化的手段参与管理工作,进而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在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一、贯彻和谐理念是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

随着近些年党中央、国务院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培养道德高尚、人格健全、具有创造力的大智慧人才,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随着高等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办学规模成倍增长,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灵活多样,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完成历史赋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要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必须树立新的科学发展观,对学生在教育帮助问题上多提倡人文关怀和人文教育,为培养大批合格人才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教育是一项关系千秋万代的重要工程,高校更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我们不仅要培养有知识的人才,更要培养有综合素质的复合人才,这就需要改进传统的管理模式,用和谐理念指导管理工作,不仅教书育人,还要管理育人,从而培养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

以人为本是人本思想、和谐观念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化,是学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一种价值观,就是要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强调唤醒人的自我意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营建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强调人的全面进步,鼓励和支持学生的进步发展。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就是要坚持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既严格教育管理,又注重人文关怀,用校园文化熏陶学生;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就是要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逐步实现民主交流、平等沟通、相互理解、和谐统一。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积极顺应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改变原有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切实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努力培养造就更多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同时构建和谐校园,培养全面进步、和谐发展的人才,也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以德修身是构建和谐模式的首要条件

以德修身是构建和谐社会对每一个公民的要求,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更应该成为以德修身的榜样和排头兵,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具有道德心灵的栋梁之才。道德的流失,是当前全社会面临的严重现实问题。德育的落实,也就成了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但是,通过多年的努力,诸多高校学生教育在德育的落实问题面前显得无能为力。究其原因,其根本还在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本身的道德修养不到位。己身不正,何以正人?自身无德,何以施德?如果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本身不进行道德修养实践,就不会明白真正德育的施教原理,也必然不会重视德育的重要性,即使是制度层面上进行开展,也必然会陷入空洞的说教和走过场、搞形式。

三、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和学生管理观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应当是人性的管理,尊重人的主体性。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既要正视人性的悖论,又要意识到精神作用的重要性。要创造一种开放的、平等的、宽容的、沟通的、承认差异的环境。同时,还要认识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也有自己的缺点,这个群体与其他群体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在情感层面的要求比一般的群体要高许多。作为管理者,尤其要有这样的理念:学生中管理的意义不是一种理性的工具,而是要有人性的关怀,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让个人自由发挥;人人平等,不用为受制于人而压抑,更无需看人脸色行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使管理工作更为深入有效,使管理工作的各个细节都能体现以人为本这一宗旨。同时要积极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关心学生、了解学生、诚待学生的基础上做到理解学生和尊重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个性发展空间。

尊重和激励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应针对不同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不同背景和不同的个性特点等,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措施和手段,如:理想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荣誉激励、情感激励、信任激励、物质激励等,使学生在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动力,“从而把学校的意志转变为自觉行动,更有效地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计划。” [注1]

四、运用人性化手段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实行人性化管理就是在管理的过程中,除了要发挥严密的组织结构计划和严格的规章制度等管理作用即理性管理外,还要特别重视人的非理性因素,突出人的意志、情感、心态、形象等在管理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潜在的自尊、自信、自控、自强意识,通过群体的共感与共识,发挥全体同学的主动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人性化管理可以体现在一种风格,一项制度,一个措施,一个政策上等等,是在充分认识人性的各个方面的基础上按照人性的原则去管理、利用和发扬人性中有利的东西,为管理和发展服务;同时对于人性中不利的一面进行抑制,弱化其反面作用。在高校人性化管理的实施和手段上采取人性的方式、方法,尊重个人、个性,而不是主观地以学校意志或教师意志来约束和限制学生。在实现共同目标的前提下,给学生更多的个人空间,而不仅仅是靠理性的约束和制度的规定来进行管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调整管理手段,由传统的约束变为自觉的行为。

在管理模式上推行以充分授权为基础的自主管理模式。实施自主管理要求管理者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们有能力约束自己的行为,管理自身事务;管理者应通过充分授权,帮助学生开展多形式、全方位的自主管理;管理工作者还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和制订监控机制。此外,“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激励、自我服务、自我控制、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等工作,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他们的潜能和自身价值,提高他们调节与控制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自觉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注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