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赈灾场景透视管理细节

看地震报道,体验管理细节,我们无法驾驭地球的脾气,但总归能够管理自己的行为。

5.12刚刚过去,特大地震所震撼的不仅仅是广袤的土地,更震撼了所有华夏血脉的爱心。赈灾重建在有序进行着,现在是出钱出力的时候,尽管还不到反思的时候,但用悲悯哀痛的心情以及“管理提升”的视角同时看地震报道,还是注意到一些细节。

* 第一个:5月15日的报道,都江堰到汶川的道路还没有打通,这条道路上多处山体滑坡,成了一个个梗阻点,电视上将其比喻成一串糖葫芦。于是道路抢通人员“现场想到一个好办法”,把第一处山体滑坡不是全挖开,而是挖开一部分,能容许抢通机械车辆通过即可,这个车辆就可以去把第二处山体滑坡去挖开一部分。这样依此类推,每个糖葫芦就是在并行被突破,而不是很多抢通机械都堵在第一个梗阻点那里。

我感到难受的是那个“现场想到”,如果现场的人员偏偏没有想到呢?如果这个经验在以前任何国际和国内的道路抢通中曾经用过,能不能自然共享到汶川这个现场,直接拿来就用,不必依赖于现场工作人员“灵机一动的想到”呢?如果这个经验这次在汶川有效,以后任何国内的道路抢通现场,怎么保证这个经验能100%再次想到呢?

这是一个典型的知识管理、知识共享、知识复用的问题。

知识与有形资产不同,它具有收益递增的性质,即知识的使用不但不会减少价值,反而会使价值有所增加。如果措施得当,管理有方, 知识得到共享, 其价值会呈指数增长。如果人们互相交流知识,可以取得知识的线性增长。因此善于进行知识交流和共享所获得的收益是巨大的。相反,如果知识得不到交流和利用,不仅不能使知识增值,反而会使知识变得陈旧而失去价值。所以,必须对所拥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利用,要想对知识资源进行很好的掌握,知识共享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分段知识共享是指个体知识、组织知识通过各种交流手段为组织中其他成员所共享,同时,通过知识创新,实现组织的知识增值。知识只有通过相互交流、学习、共享才能得到发展,知识的共享范围越广,其利用、增值的效果越好。知识只有被更多的人共享,才能使知识的拥有者获得更大的收益。

相信,在类似上述的救灾场景以及日后的重建工作当中,如何将相关知识做最有效的管理、最广泛的共享、最大化的复用,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第二个: 白岩松在电视上呼吁,有没有懂得灾区免疫的人员,能用最通俗的语言,把如何免疫、轻伤自救等写在一页纸上,不要超过一页纸,做成传单,和物资空投一起在灾区广为散发,这样缓解医疗人员的不足?

如果将这个传单写出来,是一个很好的“指南”、“手册”、或者checklist,因为它具有这样几个优点:通俗易懂、直接有效、简短易传播。想到,我们一些企业的流程制度,写的冗长、灰色、枯燥、催眠。还想到,我们很多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总把工作效率和效果不好归咎于“宏观机制不好”、“整个体系的问题”,其实这种印传单、编手册、编经验口诀、编经验歌谣的“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事情做了没有?

进而联想到企业知识和业务“两张皮”的普遍状况。如果仅仅是靠引入一套系统、一项激励制度来鼓励员工作经验沉淀进而分享,最终还是难免会使得知识管理游离于企业业务体系之外,更谈不上契合或者推动了。任何一个成熟的流程都是经历过多人以及很长一段时间,它包含着制订以及修改这些流程的人的经验,流程的完善也是经验积累的过程。当然体系本身也能促进经验的积累并提倡经验总结,并对于已有经验进行模块化、平台化管理,而这种模块化、平台化就是经验的积累。

地震总会过去,灾区历年后会重建,但各种教训和经验怎么沉淀下来?毕竟,我们谁都无法预言未来的某地、某时,会否再有一个唐山或汶川?

我们无法驾驭地球的脾气,但我们总归能够管理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