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让企业在承担责任中实现基业长青

一方面,企业家们抱怨企业成长缺乏自由度;另一方面,企业家在努力发展公司的业务时,忽视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制。这已经成为当前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尽管在过去的20多年里,企业家们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也由此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

“如果企业不讲社会责任,而指望着政府去修那些污水处理厂,别说修1万个,就是修100万个也难改变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浪费。”在公司成为十佳“可持续发展在中国”中惟一的工业案例后,诺维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蒋惟明的心里很高兴,但也很难受,因为,“在中国比我们做得好的企业有很多,但关心环境和社会责任的似乎没那么多”。

“沟通、尊重、诚信、卓越”曾经是一家著名跨国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他们曾被誉为美国新经济的楷模,而且将自己的企业文化拿出来吆喝。可实际情况是什么呢?他们惟利是图,采取欺诈的手段谋取暴利,失去诚信,公司破产。这家公司就是赫赫有名的安然公司。从2001年美国安然公司破产、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信用危机到2002年世界通信公司虚报利润案,世界企业界在公司责任与文化方面掀起的轩然大波已经让许多企业陷入深刻反思。

哲学家孔子曾说“民无信而不立”。同样,诚信是企业生命之源,企业生存之本、立足之道。只有用诚信创造市场,拓展业务,企业才能实现持续发展。特别是社会进步、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经营状况越来越透明化,企业间最终的竞争靠的是人才的竞争,产品品质、服务质量的竞争。

作为东风汽车公司对外的形象代表,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自1999年7月15日创立并成功上市以来,秉承诚信旗帜,遵循《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诚实经营,规范发展,以优良的经营业绩给予股东、社会丰厚回报,赢得了股东、社会的信任和合作伙伴的广泛认可,冲出了中国股市中“一年绩优,二年持平,三年亏损”的怪圈,以诚实、信用的形象提升了东风汽车在中国股市上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东风汽车坚守诚信经营,做诚信的坚定的实践者。这种企业文化的确立与上市之初确定的经营理念不无关系。成立伊始,东风汽车就明确了对五大主体负责的经营理念。也即对股东负责、对用户负责、对员工负责、对合作伙伴及环境负责、对社会和国家负责。这一理念的确定,就要求企业必须要以扎扎实实的态度去开展工作,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做到诚实守信。诚信贯穿于整个经营理念之中。

对股东负责,就是使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使投资者获得更丰厚的回报。对用户负责,就是不断地开发和生产出更精良的产品,全方位地满足市场不同层次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至今,东风汽车轻卡产品已覆盖1至3吨各个系列,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逐步形成“汽柴并举、客货并存、高中低档兼有”的产品格局,也即已经和正在形成“东风多利卡”、“东风小霸王”、“东风梦卡”、“东风信天游”皮卡等系列品牌100多个品种的合围市场的棋局。柴油发动机品种达400多个,最大功率已经达到230马力,排放全部达到欧1标准,部分达到欧2标准,被用户誉为“发财机”,被社会誉为“绿色机器”,并在国检中名列榜首。他们生产的铸件也被专家誉为"世界级铸造之花",产品免检出口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对员工负责,东风汽车主要围绕两件事情来做,一是为员工提供好的学习机会和工作环境,让其成长成才。他们启动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程,强化了对公司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依据企业发展需要和员工个人理想,选送了近100名优秀员工赴清华、华工等高等学府学习、深造。二是尽可能地提高员工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这几年,随着东风汽车效益的增长,员工的待遇也在不断提高。正是这种关爱,凝聚了广大员工的心志,基本营造了“机会牵引人才,人才牵引技术,技术牵引产品,产品牵引市场,市场牵引机会”的良性氛围。

对国家负责,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规范地运作企业,东风汽车在健康地发展,税收在不断地增加,直接通过税收来体现对国家的负责。对社会负责,主要通过参加社会公益事业来回报社会。东风汽车向延安革命老区捐赠百万元物资,与清华大学签订协议,设立100万元的“清华之友——东风汽车奖学金”等。

对合作伙伴及环境负责,东风汽车的合作伙伴主要是供应商和经销商。企业审时度势地与他们确立了利益共同体的关系。既然是利益共同体,就一定要追求双赢,通过产量的提升,带动供应商的发展。比如朝柴,这几年对其发动机采购量的不断增加相应地带动了企业的发展;对经销商,通过销售政策的调整,鼓励他们多卖车多拿钱。同时,通过统一、公开、公正、透明的商务政策,保护经销商的利益,为经销商创造好的竞争环境。正是致力于建立这样的一种双赢关系,这几年企业的供应商、经销商队伍在不断发展壮大,他们的经营业绩也在蒸蒸日上。在对环境负责方面(这里的环境主要指周边环境),东风汽车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周边襄樊地区这几年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不仅带动地方人员就业、致富,而且拉动了地方消费,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企业的存在有两种责任,第一种是经济责任,第二种是社会责任。企业的经济责任是立足于企业本身的良性发展,企业能够健康发展,创造出更多的财富;第二种责任是在第一种责任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社会责任,即企业在承担经济责任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外部性的问题,如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为社会提供什么性质的产品以及相关的法律关系、道德关系等,这是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存在的基本意义。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产生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其内涵发生了显著的增量变化。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只有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能立足于市场经济环境之中。承担社会责任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我国的国有企业,已经摆脱了单纯朴素的私有领域,而作为社会制度有力的一环,已不再允许片面地追求企业一己的利益,而必须在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中最大效率地与各种生产要素相结合,并立足于生产“物美价廉”的商品。

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将直接关系到企业职能的发挥和国家经济秩序的稳定,要从静态的角度确定二者合理结构。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几个主要的子系统。首先,法律责任是前提。倡导积极的法律义务,企业主动承担积极的社会责任,可以减少企业行为的负面影响,树立企业的外部亲和形象,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其次,道德责任是补充。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基本的使命是生产、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企业行为开始于内部终止于外部,企业必须考虑与其相关的各种利益团体的关系,如股东、员工、顾客、政府、当地社区等,满足对方的需要和要求。这些外部要求和需要来源于法律和民众的愿望,以及社会发展中长期凝结成的诸多具有约束性的社会文化、习俗、道德规范。因此,尽管企业的主要使命在于经济方面,但它必须顾及社会的愿望和反映,遵守法律规范,尊重社会道德准则。

企业社会责任内部结构确定了企业行为的基本范式,它不仅仅在理论上为企业行为提供指导,实践上也要求内部结构要素不能任意越位,如果经济责任跃居成为绝对责任,将严重损害社会利益。企业的经济责任,既是企业本性的外在反映,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它贯穿于企业存续的始终。不能将企业的经济责任无限放大,也不能以其他责任覆盖企业的经济责任,束缚住企业的手脚。

日本当代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话,足可以为企业社会责任做注解。他说:“公司并不是经营者个人追求梦想的地方,公司应该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与精神幸福的同时,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欧盟早在2000年提出的共同体建设规划中,就把“建设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文化”作为其一项重要工作。随后,欧盟委员会出台“企业社会责任框架标准”,为企业开展这一领域的工作提供方向。欧盟还成立了“企业社会责任组织”,为境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咨询。并为成员企业建立了网络,相互可以沟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和经验。该组织目前正在开展一场遍及全欧洲的“企业社会责任马拉松运动”,在各国轮流组织有关会议和培训,以促进更多的企业成为社会责任型企业。

一些国家利用别的方式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西班牙每年为社会责任工作突出的企业颁奖。丹麦实行积分卡制度,为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成绩打分并向公众公布。

欧洲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最初也来自强大的客观约束和监督力量。现在欧洲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工会也是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力量。还有很多的民间组织比如环保组织,在促使企业履行责任。媒体也做出巨大贡献。读者经常可以在媒体上看到对那些履行社会责任态度消极的企业的抨击。

在全社会都在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气氛下,欧洲企业越来越多地由被动变为主动作为。除了那些与企业运作直接相关的责任方面,比如安全生产、周边环保等,更在大范围内履行社会责任,比如为所在社区做贡献、为灾区捐款、为其他国家的贫困地区做事等。

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造就了一批实力雄厚的汽车企业,打造出繁荣的汽车文明,但同时,过度消耗资源、环境污染的后果却要全社会来承受。近来,汽车企业对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出现诸多议论,他们对于社会责任的关注正在不断升级。在普遍的企业社会责任以外,汽车企业在环境、能源和交通安全方面还肩负着特殊的社会责任,

在保护环境方面,大众在保证所有中国投产的车型率先达到新排放标准的基础上,还在中国引进和实施欧ⅰ到欧ⅲ排放标准的过程中积极为中国政府、主管部门提供支持和咨询。通用以“通向零排放的道路”为题,制定近期内提高汽油和柴油内燃机的燃油经济性,中期发展混合动力,以燃料电池技术为最终解决方案的近、中、远三步走方案。

在降低能耗方面,通用汽车确定了从2000年到2005年在全球的生产企业减少10%能源消耗的方案,而在2004年,通用汽车在全球的能源消耗已经降低了13%。大众汽车则从1999年开始介绍和引进先进的轿车柴油机技术,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都是国内率先在市场上投放多款柴油机汽车的企业。

无论是企业组织还是个体个人,只要其是存在于社会环境中,就被赋予了来自组织或个人以外的各种要求和任务,这些“要求和任务”并非是组织或个人的主观愿望,而是被外界所赋予——责任的这一性质,使得责任成为了“不得不承担的任务”。.当推卸责任的行为发生时,事实上是推卸掉了“必须承担”的使命和任务;当责任不能被有效承担起时,事实上是责任能力的缺失导致了责任的缺失;当即没有责任心又没有责任能力的现象发生时,责任就将全面的缺失,并将付出组织或个人生存崩溃的代价。企业组织的责任使命,即不是来自于企业组织本身的自我设计,也不是企业组织的自我加压和善心,而是来自于企业组织之外——企业组织一旦诞生后,它首先面对的是社会与政府,资本与股东,法律与规则,市场与客户对它的各种要求——这些“要求”的本质,其实就是企业组织必须面对和承担起来的“责任”。无论企业组织是否愿意或者能够,企业都不得不承担起来这些“责任”,因为企业别无选择。如果企业不能承担起这些来自组织之外的“责任”,企业将会受到责任缺失的惩罚。企业组织所受到的“责任缺失惩罚”的本质,其实是企业以自身的损伤,甚至是破产倒闭的形式,承担了其必须承担的责任。这意味着企业组织无论是积极主动的承担责任,还是以受到惩罚的方式承担责任,来自企业组织之外的责任都必须被承担起来。

企业组织是“因承担责任而诞生、而存在”,责任型企业组织的存在、构成和运营,只有以企业组织必须的责任使命,确认并设计企业组织的责任结构、部门岗位,为每一个岗位确立其明确、清晰和有限的岗位责任,以个人的“责任能力”为标准,来确认责任岗位的责任承担人,以完整有序、纵横交错的企业组织“责任链”,推动企业组织的责任使命实现和发展进步,以有效的“责任权重”的激励和处罚,来迫使每一个人承担起必须的责任,以培育企业组织的“责任价值观”,形成以承担责任为荣的良好企业文化精神氛围,才能真正让“责任永不消失”,让企业在承担责任中实现基业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