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上海日立公司维护农民工权益纪事

嘭、嘭、嘭……彩花弹在天空中爆开,一块红色绸布应声而落,“海立动力学院”的金色招牌崭露在阳光下灿然生辉。

日前,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热闹非凡———上海日立公司与上海电视大学“联姻”,采用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成立总投资超过230万元的海立动力学院。作为一个开放的教学和培训平台,该学院将根据上海日立员工的作息时间安排“送教上门”,员工学习考试合格后将获得国家认可的大专学历证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员的主体是来自一线的农民工。“我要通过学习,改变我和家庭的命运”

促成“海立动力学院”的加速建成,还得感谢农民工刘伟军无意中的一句话。今年春节,上海日立公司管理层慰问农民工。谈及农民工日常生活学习状况时,憨厚的刘伟军实话实说:“我来自江西农村,18岁就到上海日立打工,至今4个年头了。我们家有5个兄弟姐妹,以前读不起书,也不知道读书的重要。现在我正在自费学习电大工商管理大专班,想通过学习知识改变我和家庭的命运。但是,电大课程常常和工作的时间有冲突,让我很挠头。”

农民工们并不缺少理想,缺少的是通往远大志向的可行之路。听完刘伟军的“苦衷”,日立公司管理层决心建立一个针对本企业农民工技能需求、实现其学历教育愿望并在学习时间上更灵活的学校。成立“海立动力学院”的动议由此产生了。

这个看似偶然的起因,却非巧合。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是由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75%,日本国日立家用电器公司投资25%组建的中日合资企业,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空调压缩机制造商,年销售额达到30多亿元,并获得一系列荣誉:2000年,获得全国“双爱双评”活动先进企业;1997年、2001年,获得国家“八五”、“九五”技改优秀项目奖;2002年,成为全国职工培训先进单位;2003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同时,还产生了两位全国劳模……

企业的迅速发展,需要更多的员工参与生产。2003年起,上海日立公司从江苏、安徽、江西、甘肃、山东、西安等地的农村招聘了大量农民工,目前在公司工作的农民工数已达到了3525人,占一线操作人员总数的2/3.

大批的农民工队伍在为企业创造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首先,企业引进的农民工面临“二低”状况:学历低,97%以上的农民工是“三校”(职高、技校、中专)毕业生;技能低,绝大部分农民工不具备或仅具备初级工专业技能。这对于一个技术型企业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与此同时,与日立厂区一街之隔,便是上海的高档住宅、消费区。农民工从厂区望出去,就能看到这个城市的繁华,这与他们的生活状态有很大差距。长期形成的生活陋习也使这些年轻人显得与城市生活格格不入。

这批年龄18岁到23岁之间的年轻人,正是学习新技能的黄金时期,他们的人生之路才刚刚开始。如何在保障其有一定收入之后,通过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维护其发展权成为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

“一群人的知识将改变一代人的命运”

“你在3年内有何种提高学历与技能的计划”、“你想在企业内获得何种技能资格证书”、“业余学习中有哪些困难”……为真实全面地了解农民工对于提高技能的需求与困惑,上海日立公司工会、人力资源部、制造部向农民工联合发出了意向调查表。对584份意见反馈的统计显示,有84%的农民工有更高一级学历教育的需求,76%以上的农民工希望通过培训获得中、高级技术职称。

相对都市同龄人来说,这些20岁出头的务工青年往往受外部环境和经济条件制约,无法享受高等教育。国务院研究室近日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则高达76.4%.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民工无钱负担培训费用。

“一个人的知识将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一群人的知识将改变一代人的命运。企业为何不能再次帮农民工敞开学习的大门,为其提供寻求平等的机遇?”基于这一认识,上海日立公司管理者不断搭建平台,免费为农民工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项目。

为适应农民工的岗位工作需要,企业实施了适应性培训。即按在册员工的培训模式进行,包括12学时的入职教育,涵盖安全、质量、操作技能的岗前教育,120学时的师徒教育等。并根据岗位设置和操作难易程度确定培训时间,使农民工初步掌握规范操作的要领和技能。

为使农民工成为具有较高文明素养的新型产业工人,使其真正融入城市工作生活中,企业还对农民工开展了文明素质培训,通过多媒体和动漫图片等形式开设了“七不”规范教育课程,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组织农民工参加工会、职代会讨论等民主管理活动,增强其民主意识。

但是,相对全公司3525名农民工的技术培训需求而言,企业工会与人力资源部门的这些努力还显得远远不够。于是,上海日立公司创造性地组织了一支46人的“内部讲师团”,即选拔管理层、工程师、有较高技术等级的员工组成“讲师”队伍,定期为农民工开实际操作性强的课程。

讲师团刚一推出,便成了农民工眼中的“香饽饽”。每次授课预告仅仅发布5分钟,30个名额就全部报满。

在刚刚成立的海立动力学院里,为鼓励学习优秀者,企业还设立了奖学金制度,覆盖面70%,最低的奖学金为每学期学费的30%,最高的为100%.

在公司的不断培养下,一支全面发展的员工队伍应运而生。4年中,上海日立公司有207名农民工取得车工上岗证,123人获得铲车上岗证,209人获得焊接工上岗证。“真心奉献,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

“上海日立的工人到哪里都受欢迎。周围许多厂子招人,看到拿着日立公司胸牌的农民工,二话不说,直接录用。”来自山东的张福君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面对“诱惑”,他还是打算留下来,继续当好“技术骨干”。

在欣喜于本企业农民工成为高技能人才的同时,上海日立公司的管理者也感到了一丝隐忧。

目前,大多数农民工“候鸟式”的生活和就业方式,决定了企业无法限制农民工的自由出入。因此,辛苦培训后,技术工人流失无法避免。2003年来到上海日立的第一批农民工,目前只留下了不到1/3.

但从另一角度看,“流失”掉的农民工正为社会上的企业或其家乡创造价值。“这是对企业培训效果的扩大。”总经理沈建芳说。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让上海日立公司并没有因为“流动性强”而改变培养技术型农民工的决心。他们坚信:对企业和上海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农民工,同样应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

在上海日立,从总经理到普通工人,头脑中早已没有了农民工和正式工的界限。目前,企业中的农民工有90%加入工会。工会开展的“爱心岗”、座谈会、年夜饭、文化娱乐、旅游观光、体检疗养、困难帮扶等活动,也让农民工们更直接地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关注目光。

给员工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上海日立公司造就了一批“社企两用”人才。目前,该公司的农民工们不仅获得了以职定岗、以岗定薪、同工同酬的平等待遇,大量农民工在考取技术等级证书后,还被选拔到重要岗位。

“我们也是‘海归’,带着技术从上海归来。”原上海日立公司的农民工在回到家乡工作或创业时不无自豪地说。农民工通过运用自己的所学技术为家乡作贡献,为社会创造效益,也是个人价值的量化提升。

「采访手记」

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农民工发展权

在上海日立公司几天的采访中,记者深切体会到在这个企业中,“以人为本”已成为群体意识。

在常规思维中,企业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己任。这本无可厚非,但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我们呼唤企业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上海日立公司的可圈可点之处,就在于他们本着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对员工、特别是农民工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培训,培养出一批“社企两用”的技能型人才,哪怕农民工们“流动性很强”,也依然不改初衷。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的巨大浪潮冲破了劳动力市场的城乡界限、地域界限和部门界限,使市场导向、自主择业、竞争就业的机制成为现实,促进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促进了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促进了通过市场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机制的形成。然而,企业在“使用”农民工的同时,对其加以培训的又有多少?

在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通过培训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已成为企业发展、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特别是新一代农民工在诉求、素质上的变化,对社会和用工单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他们已不仅仅停留在为了挣钱而打工,而是更向往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尊重、平等和社会承认有更多的企盼。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上海日立公司在许多地方尚停留在维护农民工生存权、健康权的时候,就开始把维权的触角伸向其更高层次的发展层面,有着非常现实而深远的积极意义。但愿有更多的企业像上海日立公司这样,把培训农民工作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必修功课做好做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