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管理创新与国有建筑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摘要】文章通过一家国有土木工程类建筑企业依靠管理创新实现快速稳健和谐发展的历程,论述了转变经营思路、创新机制、科学管理和塑造文化等管理创新措施是国有建筑企业健康和谐发展的法宝。对国有中小建筑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管理创新;建筑企业;健康和谐

一、前言

随着我国加入wto年后国内工程建设承包市场逐步向国外工程承包企业开放,以及国内工程建设监督管理的逐步规范,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生存发展问题成为国有中小建筑企业的最大难题。进入“十一五”期间后,大部分国有中小建筑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或者被兼并,少部分则抓住国家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的机遇稳立市场潮头,并实现了健康快速和谐发展。究其根本原因,大刀阔斧进行管理创新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近几年来,在湖南建筑施工市场中,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新星,这就是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2001年前该公司还是一家从事公路、铁路、机场、房建等类土木工程施工的中小型企业,主要依靠在集团公司内部分包工程勉强生存,因机制死板,企业发展极其缓慢,2002年下半年,公司启用了一批善经营、懂管理、懂经济、懂技术的中青年管理人才,转变了经营管理思路,并实施了一系列企业改革和管理创新措施。6年后,企业的工程承包能力和经营状况极大的改观,生产经营实力显著增强,在激烈的建设市场竞争中异军突起,实现快速和谐发展,已经成长为一家大中型综合性土木工程建筑企业。成绩的取得主要因为该公司近6年来实施了转变经营思路、创新机制、科学管理和塑造文化等管理创新措施。

二、管理创新措施

(一)转变思路,自主经营,拓展领域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工程经营是头等大事。七公司曾一度基本上依赖于集团公司内部的任务份额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但这种生存方式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是格格不入的。为了彻底扭转这种传统观念,公司经营管理层果断地走上自我为主的经营之路,迎来了经营工作的春天。2002年自揽工程任务3600万元,集团份额3000万元,2007年自揽3亿元,集团份额16.5亿元,公司一年上了一个台阶。其中2006年实现了质的飞跃,集团内的份额也首次突破了亿元大关。公司主管领导认为:只有自主经营,手中有了资本,才能实现市场经济的交换原则,才能争取在集团内的应有地位,也才能理直气壮地要求集团多分任务。

(二)创新机制,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过去,公司员工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上岗就业、价值取向等方面表现出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企业改革喊了多年,由浅入深地采取过许多举措,但都因惯性使然未能触及灵魂,效果也不佳。由于企业改革不彻底,负担沉重,企业社会化、冗员过多、机制不活、平均主义,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用人机制不科学,按资排辈,能上不能下,严重挫伤了能人的积极性;思想观念陈旧落后,陈规陋习导致企业的凝聚力、亲和力、向心力、吸引力不强,改革前每年都有数名骨干自行脱离企业,另寻高就。由此看,企业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公司党委把改革教育放在首位,进行广泛的思想发动和专题教育,跑面搞调研,掌握员工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为改革的全面实施进行了有效的铺垫。2004年6月,“三项制度”改革率先在公司机关正式启动,定岗定编以及机构调整,实现小机关大服务;物业公司、机关卫生所则实行主辅分离,模拟社区化运作;对冗员按照培训、持证,双向选择,划定待岗期,剥离、减员、解聘、解除劳动合同等措施妥善处置。在人事和薪酬改革方面,按照绩效优先的原则按岗联效计酬,实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职务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增能减的市场运行机制。

(三)科学管理,硬化制度,规范运行

随着建筑市场的日趋规范,竞投标基本以低价格中标,且工期紧、压力大、工艺和质量标准高,这对中标的施工方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难乎其难。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使企业在低价格中标、利润摊薄的情况下崛起,保证企业的诺亚方舟顺利地驶上彼岸。

公司经营者把“管理”二字紧抓不放。2003年底,当企业规模以成倍数的速度扩大,各种要素相对滞后,新的矛盾不断显现之时,企业管理根据市场的变化和内部条件状况采取以变治变。管理的最高境界和归宿点就是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项目是企业发展链条上的链珠,链珠的损坏将直接导致链条的松懈,而管理上的链条松懈就会使企业这个大机器停摆。为使项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针对市场和企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公司先后出台了《施工技术管理办法》,《合同管理办法》,《机械设备管理办法》,《责任成本管理办法》,《项目人力资源配置办法》等一系列刚性极强的规章制度,并分门别类汇编成七本书,发到各单位,供大家遵照执行,监督落实。由于在各项工作中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落实到位,有效地保证了公司生产经营及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2004年以来,在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公司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公司跨入了无银行贷款、无外债企业行列。

(四)塑造文化,铸造灵魂,引领未来

七公司在长期的实践中提炼和总结出了“五种精神”和“五为核心理念”的企业文化。“五种精神”即:从严要求,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排除干扰,强攻硬上的“拼搏”精神,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自强”精神,严抓细抠,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走向市场,自揽自干的“开拓”精神;“五为核心理念”即:为社会创造效益,为股东创造业绩,为业主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公司创造利润。“五种精神”和“五为核心理念”,已成为七公司宝贵的无形资产和全体员工自觉的思想行为方式,是七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和灵魂。公司领导班子还提出了“十个分支理念”:即诚实守信,润物无声的经营理念;适应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理念;恪守承诺,质量至上的信誉理念;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勤俭节约,注重预控的成本理念;与时俱进,崇尚开拓的创新理念;忠诚企业,团结协作的团队理念;注重品格,政绩优先的用人理念;完善自我,服务社会的价值理念;团结友爱,和谐文明的人际理念。强调要进一步创新制度文化,构筑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制度文化建设遵循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要求,充分落实现有各种制度,不断推进企业管理的格式化、规范化进程,大胆引进其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使企业始终处于规范、有序的健康运行之中。

三、措施实施成效

几年来,通过改革与管理创新一系列措施的有效实施,七公司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取得了显著的生产经营业绩:企业的生产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主业规模超常规扩张,工程承包领域大幅扩展,企业效益快速增长,企业资质进一步升级,市场信誉度显著增强。2007年与2001年相比,公司自营施工产值、企业承揽任务、员工人数和收入、企业利润分别增长了14倍、21倍、2倍、12倍,在全集团七大综合工程子公司中靠前;2007年该公司完成土木工程施工产值8亿元,承揽工程承包任务19.5亿元,先后承建的国家、省级重点工程有武广、温福、浙赣、包兰等铁路客运专线,渝怀、湖南常吉、衡炎、邵怀等高速公路,芷江、张家界等机场的1、2期扩建和长沙黄花国际机场4期扩建以及华铁新苑等高层建筑施工,目前,又参与国家最大规模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工程施工;企业资质市政施工总承包一级、公路施工总承包一级、房建二级和机场场道、公路路基、桥梁、隧道专业承包一级;2006、 2007年,公路建设领域获得质量信誉评价a级。

四、结语

作为国有土木工程建筑类企业,七公司近6年的健康快速和谐发展,是七公司经营管理层大力推动改革和持续实施管理创新的结果。该公司通过转变观念和实施管理创新获得超常规发展的历程表明: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大刀阔斧进行管理创新,才能闯出一条健康和谐发展的道路。管理创新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健康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

【作者简介】李勤(1972- ),女,湖南长沙人,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工作部副部长兼纪检监察科副科长,政工师,研究方向:宣传与纪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