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实施名牌战略建设品牌大省

浙江省是全国首批实施名牌战略的省份之一。1992年,浙江省政府2号文件提出了宣传和发展名牌产品的战略要求,浙江开始正式启动名牌战略。2004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又进一步提出建设“品牌大省”的战略决策,浙江名牌工作进一步深化。浙江名牌产品评价工作始终坚持企业自愿申请,科学、公正、公平、公开,不搞终身制,不向企业收费,不增加企业负担的原则;建立了以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基础,以市场评价为依据,以政府推动、引导、监督为保证,以用户(顾客)满意为宗旨的总体推进机制。浙江已经形成一批名牌企业群,品牌大省建设取得

·“十五”浙江名牌工作成效

“十五”期间,浙江在推进名牌战略过程中,始终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培育发展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企业争创名牌产品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浙江已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95个(总数居全国各省市区第二),浙江名牌产品1300个。2005年,全省工业名牌产品销售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2.8%,利税总额占42.1%,出口创汇占全省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19.6%。

企业标准化、计量和质量体系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全面加强。全省工业企业基本消灭无标生产,重点骨干企业的重点产品采标率达到86%;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约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20%。浙江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全省主要工业产品的质量稳定提高率在95%以上,质量指数保持在90以上。

从名牌产品发展情况看,浙江名牌产品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拥有一批具有品牌优势的强势企业,它们既是国内同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是创建名牌的领军企业,如雅戈尔集团拥有西服、西裤、衬衫、领带、夹克衫等5个中国名牌产品,万向集团拥有万向节和轴承2个中国名牌产品,娃哈哈集团拥有矿泉水和果汁饮料2个中国名牌产品;二是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实力的行业名牌队伍,如奥康、康奈、红蜻蜓、吉尔达等皮鞋,帅康、方太、老板、德意等厨房电器,兽王、雪豹、蒙努等皮革服装,成为浙江产品占领市场的主力军;三是初步形成一批具有名牌群体优势的区域块状经济,如正泰、德力西、天正、人民等树立了“乐清低压电器”形象,千足、阮仕、佳丽等奠定了“山下湖珍珠”基础,巴贝、麦地郎、佳友等赢得了“嵊州领带”声誉。

·“十一五”浙江名牌工作重点

“十一五”期间,全省质量技监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品牌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实施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从源头抓好质量,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建立和完善品牌培育发展的工作机制,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品牌,发展一批服务业品牌,创建一批区域品牌,扶持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品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世界名牌。

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品牌。在发展传统品牌的同时,重点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品牌。坚持原创与引进、消化与吸收并举的原则,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开发和二次创新、集成创新能力,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加快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品牌。

发展一批服务业品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推进营销模式创新,提升现代服务业企业品牌形象,发展一批现代服务业大型企业集团。开展对服务业的名牌评价和认定工作,加快培育一批超市、交通运输、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名牌,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

建立一批区域品牌。依托国字号特色产业基地,推动区域品牌的创建,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综合竞争力,形成若干产业集聚度高、特色明显、有一定技术领先优势的区域品牌。

扶持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品牌。深入开展质量帮扶,加强质量管理培训,提高技术检测能力,组织质量竞赛活动,强化质量基础工作,增强企业品牌意识,努力争创自主品牌。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世界名牌。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战略,不断提升其品牌影响力,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增强其综合竞争力,力争打造若干个中国世界名牌。

·下一步拟采取的政策措施

近年来,全省质量技监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深入实施名牌战略,不断强化企业质量基础,在推进全省质量振兴、名牌战略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浙江实施名牌战略工作还处在初始阶段,与建设“品牌大省”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如:具有规模优势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名牌产品较少;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缺少名牌产品的有效支撑;品牌价值不够显著;名牌战略在思想认识和政策措施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下一步,浙江将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品牌大省”建设一系列战略部署和文件精神,从源头抓好质量,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建立和完善品牌培育发展的工作机制,确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具体将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实施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推进名牌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名牌工作机制。继续组织实施名牌产品培育发展规划和“千家企业名牌培育工程”,深化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按照“统筹、开放、协作、互动”的原则,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建全与相关部门共同推进质量提升的工作机制,与经贸部门共同实施技术改造推动企业采用先进标准的工作机制;与科技部门共同推动专利融入标准、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实施机制;与外经贸部门共同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合作机制等。同时,鼓励支持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品牌建设工作,引导企业共创品牌。

1.建立品牌培育机制;2.建立品牌评价机制;3.建立品牌激励机制;4.建立品牌管理机制。

(二)强化企业质量管理基础,进一步促进名牌培育工作。着力抓好“三大体系”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充分运用认证认可手段,大力推行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等国际通行的管理体系认证,全面实施强制性认证制度。推行先进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引导和帮助企业实施“卓越绩效”管理、“5s”管理、“6ó(六西格玛)”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办法,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活动,引导和推动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起草,推进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主动接轨国际制造业生产标准体系,跨越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实现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三是进一步加强计量检测体系建设。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计量检测体系,提高计量检测和保证能力,促进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能源计量管理和检测技术,降低能源消耗,推动企业节能增效工作,发挥计量在企业的生产工艺控制、能源核算、经营管理、安全及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企业素质的提高。

(三)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为品牌大省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紧密结合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产业布局状况,调整完善检验检测项目建设规划,努力构建以国家质检中心和省级质检中心为龙头,中心城市和重点发展区域技术机构为骨干,县级专业实验室为基础的检验检测新体系。在全力建设好纺织服装、塑料机械、工业电器、化学建材、标准件等国家质检中心的基础上,围绕我省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合理布局和加快发展全省各级质检中心,努力使浙江技术机构的检测能力能够全面覆盖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为提高产品质量、品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四)加强名牌的宣传和保护,为名牌培育和质量提升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3·15”、“质量月”活动等为载体,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广泛宣传,为实施名牌战略、促进质量提升营造浓厚的氛围。通过建立“名牌企业打假协作网”等,加强与企业及其他省市质监部门的合作,探索建立共同保护名牌的联动机制和网络体系,帮助企业维护合法权益。要运用法律、技术法规手段,对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许可证管理产品,严格市场准入,加强监督管理。同时,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设立质量管理奖、采标促进技改、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化活动等方面出台推动名牌培育和质量提升的激励政策。

总之,浙江质量技监系统将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品牌大省”建设若干意见的要求,与各职能部门加强协作、形成合力,积极推进质量振兴、名牌培育和品牌建设工作,为促进全省经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