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由“诺基亚退出日本市场”的新闻所想到的

引言:据《北京商报》报道:拥有全球市场近四成的份额,但手机业霸主诺基亚宣布,除了高端机型vertu系列,将停止在日本销售和宣传诺基亚品牌手机。数据显示,诺基亚仅占据了不到1%的日本手机市场份额。诺基亚同时强调,此次只是退出了日本普通手机市场,公司奢侈手机品牌vertu仍将在该市场进行销售,而公司在日本的研发和信息业务也将保留。

这一则新闻并没有奇特之处,这是近日的一则报道。

此时,笔者正好与一位私营企业老总在交流对09年市场的看法,该老板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典型代表”,正逢机遇好,肯吃苦,好坏反正现在是在撑着,明年会怎样?该老板也感觉到了危机的压力,一方面希望对产品进行提价,一方面又扩大产量,降低员工的提成分配比例,正在催促着员工抓紧出货,要求每一个员工都能出单,而且把任务一一定好,上下没有部门和主管、员工,大家都有任务在身,在时间受限的情况下,更是对公司的一个新项目的推广充满了希望,私下里,员工都说:老板疯了,老板要是没疯,那我们就疯了。该老板的年底冲刺能有效果吗?明年这个全球性的寒冬能挺过去吗?

是否有相类似的企业主是处于这种焦虑的心情呢?

凭我对这家私营企业的了解,说实话,我心里没有底,或是说底气不足。如果,非要说的话,那么,可能又是一大篇的问题或是言外之音,因为,这是国情,也是现状,市场上有时候还真的这样奇怪,庞大的企业说倒就倒,一些小企业在争扎中生存,总是说倒,它还总能活下来,这个时候,能活下来,就是一种赢利。其实,在生活,这有这样的悖论,淹死的,大部分都是会水的。

市场运作也是一种生活,从诺基亚的这种普通新闻中,虽然不长,但所表达的条理性很清楚,笔者愿意抛砖引玉,从中剖析一下,我们就可以看到东西方企业的两种生活态度。态度决定着生存,生存制约着观念。

“诺基亚宣布通出日本市场。”

拥有全球市场近四成的份额的诺基亚公司也不得不做出战略调整,说明全球经济危机的严峻性,日本市场是否就培育不起来呢?我想,以诺基亚的财力和市场运作来说应该不会是这样,可能是一个时间问题,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认为已无法继续对日本细分市场产品进行投资。也就是说,既然不能继续,不如干脆放弃。由此可见,西方企业追逐利润是非常直接和明确的。

而我们的很多企业还在关注着国内的市场,甚至是县级的市场,在一个不赢利市场的取舍上左思右想,慢慢地“耗油”也差不多了,才壮士断腕,是否真的是壮士断腕呢?恐怕是不得已而为之吧。笔者认为:站得高,才看得远!没有站在战略的高度,就只能采用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做法了。

“诺基亚仅占据了不到1%的日本手机市场份额。”

日本市场和人口比例都是不容忽视的,小小岛国人口过亿,可是仅是为了“不到1%”就退出?可见,诺基亚的雄心勃勃,当初制定市场份额时,肯定不会是1%,超码在5%以上,否则退出的意义都不大了,从市场角度看,“不到1%”不能不说是没有利润,既使没有利润,诺基亚在培育市场上也可以等上一年半载,关键是一个值不值的问题,诺基亚认为,达不到即定目标,决定放弃。

有一则笑话说,微软的比尔盖茨先生看见地上有一百美元,他是捡不捡?有人说,捡!这是一百美元啊,可是,比尔盖茨不会捡,因为他每秒钟所创造的财富价值是比一百美元大得多得多,表面是赚了,实际上是赔了。

我们会不会捡?肯定也不会,可是,我们的很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知不觉路还是走偏了,不捡白不捡,往往会追求一些蝇头小利而不得不付出惨境痛的代价。

“公司奢侈手机品牌vertu仍将在该市场进行销售”

说明公司的产品策略很清晰,不会因小失大,更不会祸及无辜,赚钱的项目要保留,不会搞一刀切和一言堂,好的照卖,不好的立马退出。

由此,笔者想到,郭士纳在拯救ibm时,大刀阔斧的裁员、兼并、出售,都是出于一个目的,如何才能保证赢利,保证最大的赢利。回想我们的公司在做事与做人时,往往分不开,感觉是否有一些感情用事?一旦把产品撤出来,就会把所有的产品品种一件不留,或是全线退出市场,甚至有的老板还说,这是一块伤心之地,我永不回来!做市场是需要骨气,但是不能赌气,好的要保留,不好的要丢掉。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理性营销对人对已都应是如此。

“公司在日本的研发和信息业务也将保留”

在这一点上,足以说明诺基亚的战略性定位,“科技以人为本”家喻户晓,而诺基亚也正是这样做的,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诺基亚的价值文化观念:诺基亚之道:具体就是客户满意、互相尊重、追求成功和不断创新。创新作为核心的战略定位是不变因外界的影响而改变的。不管是退出还是市场策略调整,诺基亚的核心战略是不会动摇的,这一点,诺基亚比谁都清楚。

相比之下,我们企业的发展战略与战术往往相互转化,这固有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根基不稳,市场压力过大,是市场推动着我们前进。可是,我们的企业总是要学会长大的,确立长期战略的核心才是企业的发展内动力,面对经营困境,我们还是会采用马上套现或是转让,或是转营的方式,说是能尽快的转移了风险,但是,是不是表示公司从此就不再入行了呢?洗脚上岸了呢?而事实上,我们又会重新再来。

面对危机,我们更要清醒!

我告诫自己,也告诫那位私企老总。

查钢经营师/原武汉市蜂业协会理事、湖北某药业公司副总经理/现任《中国会议营销》电子杂志专家顾问/《酒世界》杂志营销专家顾问//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专家/《医药经济报》特约撰稿人/《华夏酒报》特约撰稿人/已进入首届价值中国专家评选500强/为《全球品牌网》《中国营销咨询网》《品牌中国》《中华品牌管理网》《价值中国》《融资网》《中国营销传播网》《中国管理传播网》等专栏作者和撰稿人,有百多篇营销、策划文章发表在相关专业报媒(如《医药经济报》《华夏酒报》《湖北日报》《财经时报》《杭州日报》《酒类营销》《酒世界》《新华商》《特许与连锁》等)。有近10年营销工作经验,主从事医药、保健品、食品等领域营销、策划工作多年,立志以职业经理人标准规划自我人生。对已全心投入,对公效益优先。擅长于咨询诊断、产品策划、招商运作、连锁加盟、企业内训、对市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联系电话:13517234133电子邮件:wh_zhagang@163.com查钢工作室:http://zhagang.umgr.com在百度、google搜索“查钢”实名,即可获相关信息。服务的企业和品牌有:伊望奇鞋业/迪贝氏白牙素/百年蜂源特许连锁/绿泽泰家用医疗器械/贴得好镇痛膏/武汉月饼网(www.wh81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