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中国制造"天花板? 联想组织架构变迁三个时代

1.计算所时代(1984~1988)

联想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4年的“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在1986年倪光南带着“联想汉卡”加盟之后,联想汉卡成为当时联想第一个自主开发产品,通过“研究员站柜台策略”,联想用直销的方式建立起早期的销售模式。于1988年1月由外经贸部批准的“联想电脑技术有限公司”的整个组织模式如图一所示。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技术灵魂倪光南出任总工程师,职位与总经理平级,不受总经理的领导。这种一山二虎的领导权分离模式固然是以当时的业务结构和公司环境为基础而建立的,但却也是为之后的“柳倪之争”埋下伏笔。

2.legend时代

a.1988~1994

1988年6月,香港联想开业,“legend”品牌开始诞生,pc成为主打产品,同时,联想研发也“四面开花”,涉及程控交换机、打印机、主板等。只是,所有pc的销售都直接归总裁室领导,在销售方式上,仍以直销为主,销售部门分为行业和大区,行业中又分为行业一部、二部、三部和四部,大区按地域分为华东、中南、北方、西南、西北五个大区,各部门之间、各大区之间独立核算,各自背负利润指标。此外,还设有一个批发代理部,从事部分分销业务。(参见图二)

但随着1993年中国政府降低计算机进口的高关税,取消计算机的进口限制,国际品牌如ibm、hp、compaq等纷纷杀入中国并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联想pc的美好生活结束了,1993年联想第一次没有完成预定销售任务。

b.1994~2001年

业绩压力之下的联想不得不进行调整。1994年2月,联想成立了专门负责pc的联想大微机事业部,由29岁的杨元庆主掌,重整河山。

临危受命的杨元庆重建了联想pc的销售渠道,将联想的销售体系从直销改成完全代理制,同时严格奖惩制度,并不断根据市场需求成立了诸如pmc(物流控制)、产品部等支持部门。

2000年7月的季报显示,联想电脑第一季总销量约为51万台,占中国家用电脑市场(包括兼容机)的42%。2000财年之后,联想开始分拆,神州数码和联想集团二分支浮出水面。

c.第一个三年规划时期(2001.4~2004.2)

尝到了甜头的联想开始了更长远的规划。2001年4月,杨元庆宣布了联想新世纪第一个三年规划,联想的战略被确立为以互联网为核心,以全面客户导向为原则,以满足消费类(包括家庭及个人)客户和商用类(包括中小企业、大行业大企业)客户的需求为目标,从产品和服务两个维度构筑多元化业务。而为了完成这个战略,联想的组织机构也随之进行调整,按业务划分,成立了6大业务平台:消费it、手持设备、信息服务、企业it、it服务和部件/合同制造6大业务群组,各业务平台分别有各自的销售渠道和运营系统。在此阶段,尝试多元化发展的联想还不断并购了新的公司。(参见图三)

3.lenovo时代(2004.02~?)

2004年2月18日,在2003财年年报公布之际,“由于对实现长期业务目标的强烈追求,更由于经验方面的原因”,联想的第一个三年计划目标未能完成,同日,杨元庆宣布对联想集团进行重组,以确立下一个十年的联想生存之道。(参见第29版联想当前的组织架构图)

按照杨元庆的变革思路,在业务结构上,联想的核心业务被确认为pc及相关产品(笔记本、服务器、外部设备等),此外重点发展的业务包括其他:移动通讯设备业务(二类)、it服务、网络产品、软件外包(三类)等。

在营销模式上,代理营销制将向混合营销模式进行转变,对大客户拓展电话营销(直销)模式,对于零售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则加强渠道营销模式,为此,联想在原有的四个大区下加设18个省级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