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dell终于咬了联想的耳朵——从dell的一封客户信说起

再来看一组数据:目前全球pc市场份额:戴尔占16.8%、惠普为15%、ibm为5.6%,联想集团为2.2%。前十名全球pc依次为:戴尔、惠普、ibm、富士通——西门子、东芝、宏基、nec、联想、gateway及苹果电脑。(合并前排名)

不难看出联想与ibm合并后对市场格局的影响,按照常理来说,对市场的变动,互为竞争对手的一些策略上是理所应当的,就像动物在它的领地发现了陌生的同类会出现的反应一样。首先对联想发难的并不是dell,而是惠普的“把ibm变不见了”和“连想,都不用想”的攻击广告,在掀起一阵波浪后以道歉告终,充其量不过就是向新联想呲了下牙。

而dell,先是一个“舔冰淇淋”的广告直击联想的分销模式,当然这引起讨论和重视,但是并没有让所有人“惊诧”或者“愤怒”,因为这或许可理解为一个玩笑,当时联想也并未表示要追究。但是随之而来的“这口”明显带有歧视色彩的客户公关事件却实在让很多人由失望转而愤怒。

5月29日,新联想还没有“满月”的时候,在dell发给客户的信件中一位叫做chris的销售人员称:“要知道,联想公司是一家中国政府控制的企业,最近刚刚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尽管美国政府已经批准了联想的收购,大家必须明白一点,现在客户们每买ibm的一美元的产品,都是直接支持和资助了中国政府。”而且数据表明这不是个别行为。事后联想的发言人表示:联想已经注意到了类似的情况;联想是中国本土第一个向dell发起反击的;原有的think用户是具有判断能力的,但不是每个人都了解联想和中国,dell这样搅局说明在其内心是恐惧新联想的。

但是公众和业内人士的反应是十分强烈的,对于这种有失气度的类似“流氓”行为的打压导致多数人的失望和反感,国外大公司似乎气量并不“大”,就像拳王急了也会咬人一样。在博客公社中我们也披露了一位前dell经销商的信件,dell在完全进入中国之前,采用了部分经销商,同样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在市场成熟时却以“上家”的身份直接出卖了经销商。当然这暴露了dell的部分属性,这很明显地给人们一种恩将仇报的感觉。

料不到后来竟然出现了明显带有攻击和歧视色彩的客户信,这种典型的“fud”(心理恐怖战术)手法,使我们不得不认识市场的残酷。

首先市场竞争是一种完全以利益为驱动的行为。竞争面前,我们不要抱以太多的幻想。不少口口声声以商业规则为招牌的跨国公司,经常是以自我利益为根本,采取双重标准:比如,在中国市场,戴尔以各种方式获得中国政府对它的优惠政策和大力支持,但是在美国却直接将中国政府树为对立面;再比如,跨国公司面对弱小的中国企业,屡屡呼吁政府应该远离市场,但是在知识产权问题上,中国本来有完备的法律,跨国公司遭遇侵权完全应该自己拿起法律武器,以市场的方式解决知识产权问题,但是他们却不断将知识产权问题政治化,多年来一直拉着政府部门为他们进行打击盗版等,完全背离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再比如,跨国公司在自己利益受到压力时候,屡屡动用美国政府力量,通过政治手段施加压力,严重干预正常的经济行为和市场竞争。比如纺织行业和农产品,在wto框架下,从来只有中国企业吃亏,没见过美国企业吃苦。戴尔的作为,在一个透明的竞争市场,它也要泛政治化,就是有其不可告人之目的。

对于中国企业来讲,功夫是不会被拳击打倒的,纵然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要借力“四两拨千斤”。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自身的修为,dell的如此做法说明它出现了问题,进军海外的联想似乎也遭遇了一个小小的冬天,所以要首先整合出一个让世人侧目的新联想,从技术上,从竞争力上取得自身的进步,掌握利润,掌握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