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宝洁/sk-ii你为何不忏悔?

而sk-ii留给消费者的服务电话也很难接通,这个退货过程和后续服务过程一片混乱,基本看不出宝洁公司的诚意。

同时经济半小时还追踪了亚洲地区其他国家对于该事件和该产品的态度。据了解。韩国,新加坡也对sk-ii产品进行检查,实施下架要求。

而当事者宝洁公司办理"退货"手续的员工拒绝采访,而公关部门难以联系,所留联系电话无人接听,宝杰公司中国公司也一直没有接受采访,除了发表一纸毫无责任感的声明外就再难以沟通。

资深评论人,《营销学苑》编审顾问于清教先生提出几个问题:sk-ii究竟隐藏了什么?sk-ii让多少女性的美丽大打折扣?明星代言人是否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化妆品监管究竟还有多少诚信?其它所谓的外资品牌化妆品是否会有更猛的料可“爆”?化妆品行业暴利时代何时终结?这几个问题也是众多媒体,消费者以及公众共同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公众的维权意识日渐强烈,而跨国公司的外资品牌逐渐退去了标榜中的神奇色彩,缺陷纰漏被一批一批的揭露。sk-ii一向注重品牌宣传,在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邀请重量级明星加盟代言。这个品牌豪华卖场的专柜,精致华丽的包装,明星诱导说明式广告的轰炸,生活品质生活品位的引导,不菲的价格,让衰老逆转为青春的神奇产品曾经让多少爱美女性趋之若骛?!在《请绑紧你的绳子》一文中,笔者曾言“对于企业而言,一次危机是整个企业发展中各种事件的千分之几,万分之几。但是对于受到侵害的消费者而言,则是百分之百的伤害。”面对sk-ii产品一个一个美好“神话”被撕开表皮之后的丑陋让这些忠诚的消费者——品位生活的追随者们无法接受,对于一个公司,对于一个品牌多年的追随最终却成为一个受骗者。这样的伤害要比sk-ii产品本身的伤害更深。而宝洁公司的模糊态度也令公众不满。

当危机来临时,曾经出色的品牌深陷于危机的海洋中,曾经忠心不二的消费者纷纷弃若敝履。消费者固然重视产品质量,态度有时候更为重要。没有一个好的沟通态度,没有补救措施,让消费者丧失希望和曾经对品牌的期望,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危机蔓延,宝洁公司其他产品是否被消费者继续相信也成为未知数。曾经sk-ii的品牌联想、品牌忠诚度和品牌知名度等方面让其他化妆品品牌羡慕,而今,被损伤体无完肤,而进行损伤的正是宝洁公司自身的处事方法和对待公众的态度。

我们看到,一个时期以来,跨国品牌“集体危机”现象就开始一波接一波地出现,我们看到,在过去几年,广本、亨氏、肯德基、宝洁、雀巢、哈根达斯、卡夫、强生、联合利华等赫赫有名的跨国企业,相继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产品危机问题。国内企业也是一样,光明牛奶,南京冠生园,欧典地板等等,有些国内企业在危机过后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留给我们惊叹号一般的背影。在危机发生之后,不仅是媒体一致讨伐,消费者更是齐心——在对某个品牌或某种产品失去信心上,中国消费者往往有惊人的一致性。因为,只要存在质量问题,危机的爆发就是一个必然,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当公众集体质问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宝洁/sk-ⅱ你为何不忏悔?

在一波又一波的问题发展中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首先,跨国品牌长期以来对中国消费者存在歧视。所谓:一流产品卖到欧美,二流产品留国内,三流产品销到中国或者其他发展中国家。例如,雀巢在欧洲和中国就曾执行着不同的标准。直到危机爆发。

其次,跨国品牌一直享受“超国民待遇”。巨大的市场收益,以及监管的缺失,只有在遭遇曝光危机时才肯收手。

再次,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消费者维权成本过高,监管体系明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给了跨国品牌可乘之机。

正如营销人曾朝晖所言:“危机发生后,我们看到,跨国品牌们并不如他们一贯在教科书中标榜的那样,主动、客观、富于技巧地解决所有的问题,相反,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推托、冷漠、高高在上的丑陋形象。”纵观这些危机事件,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处理危机时有一个共同点:当事件发生时,这些企业无一例外、根本就不加考虑地一律采取否定的应对措施。早在2005年面对消费者对sk-ⅱ的起诉,宝洁一再向消费者出示其进出口化妆品标签审核及产品许可证等证书,同时指责“举报人动机不纯”。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在谈忏悔中解释《圆觉经》之“求胜上心,三种净观。”时说,不求忏悔,就想修止、修观、修禅那,结果越修心越乱,止也止不了,静也静不下。先求忏悔,内心纯善,到了善的境界,再来求定,那就容易了。南先生讨论的固然是修行,我们是否可以将这种态度借鉴到企业经营中呢?!所谓“到了善的境界,再来求定,那就容易了”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多年,从最初中国消费者“懵懂无知”到现在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当跨国公司为自己产品营造的那层神秘完美,无限幻彩迷人的物质被现实如同剥葱般层层退下以后,公众逐渐可以清楚的看见他们的真实面孔,这真实远不像幻影中那么美丽。问题出现,跨国公司一向使用推/挡/搪/塞/不承认的招法已经不能抵挡公众的审视和指责,危机在拖延中扩大化,他们一向提倡的“满足需求,利润只是副产品”的说辞无易于谎言。花费大气力通过社会营销,慈善营销塑造的“责任感”“正义感”亦显得苍白虚弱。商业固然重利,但心中无“善”怎能有“定”呢?没有“定”何谈“稳”,无“稳”,无“定”,“止也止不了,静也静不下”又何谈利润?!

风声鹤唳,到处失火,态度决定一切.事已至此,笔者再问:宝洁/sk-ⅱ你为何还不忏悔? (文/杨小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