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微软正在滑坡吗?

微软公司在成立30年来的历程中,现在赚的钱超过以往任何时候,200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达398亿美元,净收入为123亿美元。

但是,微软也一直面临着各界强烈的批评,特别是现在的最严厉批评却来自公司内部,并且正在丧失一部分颇具创造力的管理人员、营销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其中又出现了令微软烦恼的“李开复跳槽案”、“鲍尔默居上不称职”以及“自身创新不足”等“肌体不适”现象。

危机中的“李开复跳槽案”

1998年,微软公司从硬件制造商硅图公司挖走了计算机科学家李开复。此举凸显了这个软件业巨头在计算机行业的绝对霸主地位。它不仅垄断了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在网页浏览器方

面拥有优势,而且还广为延揽世界上最优秀的技术专家。李开复的专长是语音识别,这被认为是计算机行业内一大飞跃性的技术。随着像李开复那样的人才大量聚集在微软的实验室,这个数字王国的胜者似乎已锁定未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今年7月,李开复从微软公司跳槽到网页搜索引擎巨头google公司,他的个人经历再次成为计算机行业力量对比发生转变的象征。如今,看上去势头最强的不是微软,而是google。微软向法院提出起诉,以李开复签署的非竞争协议为由,要求责令李开复不得为google工作。在听证会上,李开复以其特有的坦率,披露了微软内部的工作方式。他对自己目睹的微软的接连失误感到烦恼。在法庭上,他详细讲述了微软在中国的20多个产品研发机构是如何相互掣肘,重复劳动,甚至争夺同一个求职候选人的。李开复称微软在中国的表现“无能”,而对google大加称赞,认为它的文化“非常具有支持、协作、创新和适应因特网的特点”。现在,有100多名微软前任员工在为google公司工作,还有几十名分散在其它公司。这不是集体出走。微软现有6万员工,无疑其中不少人对他们的工作和公司文化感到满意。尽管微软的年人员缩减率从2003年度到2004年度上升了1个百分点,但仍然只有9%,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面临严峻的长期挑战

然而,微软正在丧失一部分颇具创造力的管理人员、营销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这一点毫无疑问。

在成立30年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微软公司一直面临强烈的批评。但是过去批评是来自外界:竞争对手对微软的强硬手段颇有微词,个人电脑商抱怨微软攫取了该行业的利润。

如今,最严厉的批评却来自公司内部。数十名公司现任和前任员工———通过接受采访、在法庭作证以及网络日志等形式———都对公司内部运营方式提出了批评。今年春天,两名研究人员在发给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的一份备忘录中说:“人人都认为一场危机迫在眉睫。”他们还提出了“改革微软的10条妙计”。

不过,大多数公司如果出现像微软这样的问题,那肯定陷入绝境。微软现在是业内利润最高的公司,它赚的钱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尽管如此,微软面临严峻的长期挑战:源代码开放的linux操作系统越来越受欢迎,攻击微软软件的病毒泛滥成灾,google等在消费者领域,ibm等在公司计算机领域成为其有力竞争对手。

鲍尔默居上不称职

员工们担心,微软对这些挑战做出反应的能力因为公司内部的问题而受到削弱。他们担心,鲍尔默和盖茨并没有对有关士气和文化的问题给予足够认真的对待。但是鲍尔默认为,公司目前状况极好。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微软的实力之一始终是它的勇于自我批评的文化。他表示,现在所不同的是,内部争论通过网络日志和电子邮件外泄,成为公开的议论。他说,内部调查显示,85%的公司员工对他们的工作感到满意,这个比例与去年相当。

过去,每当微软遭遇新的威胁时,总是由盖茨来为它指引新的方向。最著名的一个例子是在1995年,当时他迟迟才认识到因特网的重要性,于是带领公司鼓足干劲,迎头赶上。但是到了2000年,他把首席执行官的职务交给了鲍尔默。鲍尔默接任后,决心克服隐约出现的公司进入“中年期”所面临的挑战。他研读管理方面的书籍,比如吉姆·柯林斯的《从优秀到卓越》。但是,自从鲍尔默掌管公司以来,微软以另一种方式退步了。公司股票在他任期内下跌了40%多,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在6月30日结束的财年里仅为8%,而微软的营业收入曾经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以平均每年36%的速度激增。8%的增长率对于像微软这样庞大的公司而言还是不错的,但这是这个软件业巨头第一次出现个位数的增长率。

公司的表现甚至令一些匿名作者在网络日志中要求盖茨解雇鲍尔默。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大约6年前,盖茨邀请鲍尔默出任首席执行官。当时微软刚刚结束与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较量,首席执行官的担子对盖茨来说过于沉重。两人在哈佛大学就读时就是好朋友,他们两人共拥有公司12%的股份。董事会成员表示,他们坚定支持鲍尔默。微软董事、曾在哈佛商学院担任教授的詹姆斯·卡什说:“我完全支持史蒂文正领导公司进行的改革。据我在最近4年担任微软董事期间的观察,他是最好的领导人之一,董事会充分支持他和他所做的努力。”

鲍尔默说,应该根据他的总体表现对他加以评判。他说:“最终是产品和服务说明一切。如果你看看关键的方面,我们公司的表现还是很好的,我对我们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

盖茨睁一眼闭一眼

虽然微软内部的改革者并不直接批评盖茨,他们却对微软在产品开发方面步伐缓慢感到失望。作为公司的首席软件设计师,盖茨负有责任。他是所谓“综合创新”战略的创始人。这个思路是要让微软庞大的产品研发部门密切合作,利用windows和office的垄断优势,同时对它们加以巩固。但是,员工们花费大量时间开会,以确保产品研发同步进行,而在跨部门协作方面所做的工作更多。微软msn部门项目经理戴尔·奥巴桑乔在其个人网络日志上写道,这“导致了产品发布之间的相互依赖加大,对产品命运的控制减弱,发布周期延长”。

为了让微软摆脱“肌体”不适,或许需要来一次彻底的外科手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与机器人专家拉杰·雷迪说:“我认为盖茨不能再如此睁一眼闭一眼了,他们应该拆分公司。”雷迪并非消极的行业观察人士,他在过去15年间担任微软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这是一个学术机构,帮助指导微软公司的研究工作。雷迪认为,微软用巨资培育的少数几个分公司可以更灵活地参与市场竞争。一些内行人士也持相同看法。微软的项目经理巴尔最近在网络日志中说,微软应该在鲍尔默退休后分解。

围绕微软还出现了大量大胆的设想。两位研究人员在给盖茨的一份长达12页的备忘录中提出“10条妙计”。他们建议赋予产品研发小组更大的自主权,呼吁设立有权铲除繁文缛节的“反官僚警察”。这份备忘录的作者说:“据说,不到危机真正来临,大公司是不会改变其做法的。人人都认为一场危机迫在眉睫。递增的变化还不够。我们是不是那种能够在危机发生之前就将它化解的公司?”

“肌体不适”而创新不足

成立30年的微软公司已经成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偶像。它将创办人造就成亿万富翁,将数以千计的员工造就成百万富翁。它创造了美国历史上最能赚钱的两个垄断产品,其中的windows影响巨大,招致联邦检察官对公司进行反垄断调查。

不可思议的是,那些垄断产品成为公司“肌体不适”的根源。随着微软与联邦政府和爱打官司的竞争对手周旋,它产生了一种近乎条件反射的保护windows和office的本能,有时不惜以停止寻求突破性创新为代价。

对许多员工来说,windows的换代产品vista正是微软奋斗进取的一个例证。5年前该计划被提出时,有人就预见这将是一个突破:这个操作系统将改变用户储存和接受信息的方式。但是,更具有革命性的特点被放弃了,vista正式发布的日期也被推迟。更糟糕的是,他们说没有人对此负责。windows团队的项目经理亚当·巴尔说:“人们环顾四周,然后说:‘那些愚蠢的决策者在干什么?’”

一些雇员认为微软创新不足的一个原因是:微软太忙于windows.的升级。在一些关键的突破性特点荡然无存的情况下,vista的改进之处包括操作外围设备(比如打印机和扫描仪)更方便,启动时间缩短一半。那些是必要的改进,随着人们升级到新的个人计算机,数亿套软件无疑将售出。但是这些变化几乎都不属于尖端的软件工程学范围。

这带来了一个更让人不安的问题:微软的软件程序师滋生不满情绪。微软的程序师不是开发下一个新技术,而是不得不迎合其垄断产品需要所进行的保护工作。但是一流的工程师们希望解决下一个新挑战。“他们想要创造新世界,而不是固守旧世界,”一名微软前高层管理人员说。“他们想要猛攻巴士底狱,而不是住在凡尔赛宫。”

破除官僚作风有人听吗?

令员工们失望的还有公司的官僚作风。鲍尔默出任首席执行官后实行了一些方法,希望借此改善对一个更大公司的管理。可是一些员工说,鲍尔默的举措不是让他们脱身去从事重要的工作,而是设立限制。为了成功,微软需要有动力的员工整日以办公室为家,以便同google、雅虎和苹果公司等顽强的对手竞争。不过许多士气消沉的员工满足于在按时上下班。

当然,微软几乎不是第一家在从“青春期”向“成熟期”过渡中挣扎求生的公司。它可以从其它已经比较体面地渡过转型期的公司那里吸取一些教训。但是鲍尔默说,微软认为它迎接成为更成熟公司的挑战的方式非常好,一些员工的抱怨只不过说明了微软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

微软满是希望做得更好的富有智慧的员工。他们中有许多人表示,经受官僚主义的严峻考验和尽力将产品联系在一起妨碍了他们达到最佳境界。人们发出呼吁,要求盖茨和鲍尔默采取更多行动破除官僚作风,关心士气,减少创新的障碍。可是,有人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