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耐克鞋气垫功能的是非疑团 耐克公司需要澄清吗

耐克这个世界制鞋业的权威,如今被人以涉嫌“伪科学欺诈宣传"的名义进行起诉,而这场诉讼却是由北京人体力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引起的。

针对“耐克”是意料之外

在北京图书馆的服务台前记者见到了这位把耐克告上法庭的郑庆生所长,他此时正抱着厚厚的一本书在查资料,“我们也是误打误撞进入鞋与人体健康研究领域的,因此关注耐克更是偶然中的偶然,”他放下手中的资料向记者道出了事情的缘由。

据介绍,人体力学研究人员在长期研究过程中发现,脊椎骨的弯曲程度与人体的重心有着直接关系,而人体重心的落脚点在脚上,直接与脚相关的就是鞋,鞋穿得不合适不仅会引起一些常见的足病,更主要的是鞋与人整体的形态有很大关系,而这就是引起各种颈椎病的根源。为此,他们把鞋作为人体力学研究的切入点,而鞋与人体健康恰恰是医学和制鞋业两不管的领域。

郑所长对这一点进行了解释:医学研究鞋不仅没有经费,而且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的表现,被称为“资源浪费”。毕竟,从表面上看起来,鞋似乎与医学扯不上什么直接关系;在制鞋行业中技术第一,制鞋商没有精力和科研能力去研究鞋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据研究所检索的资料显示,近年来,涉及鞋与人体健康的研究只有在医学外科的学术论文上有所提及,可对此也是一笔带过,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

找到科学空白对科研人员来说的确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可是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一些被认为是权威的“鞋科学"与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大相径庭,两种观点有着强烈的不可兼容性,其中以耐克气垫鞋有助于运动的观点最为突出。“承认气垫鞋有助于运动的功能就等于否定了自己的研究结果,因此我们不得不在重新检验自己的同时审视对方,这种结果是我们始料不及的。”郑说。

气垫功能给消费者做局

对于这种奇怪的结果,研究人员经过商讨决定集体行动,把疑问弄明白。他们首先从市场入手,经过大量的市场调查发现,关于气垫鞋的功能,市场上并没有发现任何关于耐克气垫鞋功能的文字说明,得到的只是耐克售货员如出一辙的产品介绍。可有趣的是,耐克气垫鞋的神奇功能却被中学生们津津乐道,并被当成一种知识来炫耀,然而却无法确认其真正来源。既然耐克广告很少有涉及功能的宣传,经销商那里也找不到文字资料,那么这种关于气垫神奇功能说法的来源在哪里?

据销售人员介绍,耐克鞋里只有“乔丹鞋"等少数款配有说明卡,对鞋的外观设计理念和功能做出了说明,其他鞋子一般没有说明书。乔丹鞋的说明卡主要内容是外观的,功能也很少提及。学生们也说,耐克专卖店的销售员口头介绍较多。“那么,是销售员的问题,还是专卖店的问题,还是耐克公司的问题?"关于这一点,在后来记者对耐克公司北京代表处的有关负责人求证时得到的解释是,“虽然没有文字上的说明,但是消费者完全可以参考销售人员的功能介绍,因为他们都比较专业,同时公司也会对他们进行定期培训。”

郑所长认为,采用这种宣传模式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分析:“隐蔽宣传模式对商家很安全,首先即便是消费者发现问题,也会因为没有证据而只好自认倒霉。其次,在专卖店没有任何文字性东西可以作为证据,即便有充足的证据证明销售员是误导,专卖店可以全推到导购员个人头上,商家更是毫发无损。"

然而,后来通过保密渠道郑庆生得来了一份网页资料,使调查有了新的进展,这也是他们所能收集到的惟一的耐克关于气垫功能的文字说明。这是耐克对其合作伙伴的“产品知识培训"的网页资料,网页底部有 “耐克(苏州)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的标注,该网页的图片已作为证据提交给了法院。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网站是针对经销商的,登陆时需要提交用户名和密码。耐克对经销商的内部培训是不公开的,经销商对消费者的口头介绍又是没有根据的。气垫鞋的功能宣传,就是这样隐秘地传递过来的。这样也形成了一个奇特的营销模式——用形象广告来暗示,用功能宣传直接误导,明暗结合、互相推动。既有宣传的功能,又树立了好的形象,与消费者的‘沟通"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气垫鞋的科学性遭质疑

事实上,在鞋底放置气垫的方案并非耐克首创,第一双气垫鞋底子1882年就已申请了专利。自那以后已有70项类似的发明在美国专利局登记。

郑所长向记者介绍了气垫鞋产生的背景:最早的气垫鞋生产也不是耐克气垫鞋,而是马汀大夫鞋。1945年,一位年轻的德国休假士兵马汀大夫,在一次滑雪时意外地摔伤了脚。为了在复原时能减缓脚伤所带来的疼痛感,他手工缝制了一双厚底气垫皮靴,这是当时第一双鞋底具有气垫的鞋子。1960年4月,这种气垫鞋由一家英国公司正式生产,并被命名为马汀大夫鞋。

最早的气垫鞋是足伤患者的康复工具,其缓解疼痛、便于患者生活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而耐克公司把它应用到运动鞋上,并称之为最佳运动鞋。事实上,运动对鞋的稳定性有着很高要求,而气垫鞋底却大大降低了足部的稳定性。气垫由于其不稳定性,容易导致踝关节扭伤。气垫把鞋跟加高,更是加大了这种风险。气垫运动鞋在产生之时就备受质疑,美国康弗斯公司的一位发言人说,他们公司不准备做气垫鞋,因为“他们一致认为气垫鞋十分危险”。

在耐克公司的网页中,对气垫鞋功能的介绍是:“避震系统是运动鞋中最重要的部分。运动时,人体会不停地承受很大重力。脚落地时,还会产生相当大的冲击力。而对人体影响更大的则是脚落地后从地面上会传来反冲力。此时,一双能提供良好避震功能的运动鞋是必不可少的。耐克运动鞋的避震系统,就是依照人体运动生理学,为减缓这股作用力而发明的。不同的运动会产生不同的落地动作,专业运动鞋的设计理念,就是针对不同运动的专业性提供特殊功能,以满足各种运动的需求。其中,运动鞋的避震功能更是耐克的设计重点。避震功能是决定鞋子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双具备避震功能的鞋子到底有什么优点呢?经过研究统计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防止运动伤害,尤其防止胫骨痛、骨折及关节痛;减轻疲倦感,即相对地提高运动表现;迅速恢复体力,不易造成双脚酸痛;具备优质反弹作用,运动鞋的弹性好坏相当重要。弹性不佳的运动鞋就好像在沙滩上跑步一样,无法发挥反弹功能。避震系统常位于运动鞋的中底,它取代了传统的中底材料,使鞋子变得更轻,从而减少运动员的体能消耗,使他们表现更佳。”

郑所长对功能中的介绍提出了质疑:功能中所说的“减轻疲倦感"、“相对地提高运动表现"、“迅速恢复体力"、“减少运动员的体能消耗"以及 “经过研究统计"的表述都没有科学依据。他进一步解释,气垫的缓冲功能,耐克解释为避震,并上升到避震科技的高度,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人只要运动就必然要产生震动,如果说这种震动有害健康的话,那么人的运动就是有害的。按照这样的推论,人类根本就无法生存,动物也一样。

耐克的避震没有对“震"给出明确解释,即这个震是什么,为什么需要“避"? 耐克公司一再强调避震的重要性,但从没有说明不避震会产生什么损伤性后果。相反,现有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运动所产生的冲击力对人体有益——可以增加骨密度。

人类由于震动而造成的疾病,被称为震动病。但震动病属于职业病,是高频率机械震动长期刺激人体的结果。这种震动和人自身运动所产生的震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为了避免对震动病的恐慌,国际标准化组织第108技术委员会第四分会专门研究了震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最终认定:步行与奔跑是人天然的运动方式,特别是联系到肌肉完成的工作,可以认为所出现的震动力在正常情况下不该有伤害性后果,走或跑时震动所引起的人的反应是有益的。

对于气垫功能,耐克公司有关销售代表的介绍是这样的:耐克公司的气垫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缓冲型气垫鞋,叫“巨无霸气垫";另一种是反弹型气垫鞋,叫“冲击型气垫",这种缓冲和反弹对短跑与跳跃运动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他承认,虽然气垫具有一定不稳定性,但是耐克鞋还有支持片等辅助保护措施。郑所长却对这样的介绍表示不可理解,首先,气垫造成的缓冲效果不仅不能帮助运动还会消耗能量,消耗能量的结果就是不利于运动,而用支持片等辅助措施来弥补气垫的不稳定性的做法反而会对正常运动造成负担和限制;对于反弹型气垫,郑所长认为,气垫向上的反弹作用的作用力是垂直向上的,而弹跳的篮球运动的作用力也是前后改变的。因此,这种垂直向上的弹跳力在所有体育运动中都没有意义,是不可利用力。

耐克公司需要澄清吗

事情既然调查到此,人体力学研究所似乎已经没有了退路。如果放弃追究,那么人体力学研究所8年的研究成果就等于付诸东流。

“开始时研究所的本意是学术上的意见分歧应该停留在学术领域来探讨解决。早在去年1月,我们就把研究中遇到的疑问用传真的方式与耐克公司取得了联系,希望双方有一个学术探讨。1月9日,耐克公司给予了回复,称其正在与美国总部联络,希望积极沟通。在此后的几个月时间里,我们又连续发了两篇传真,但至今已经快1年了,依然没有任何解释性答复。这种不理不睬的态度是对我们的不尊重,我们有必要用法律的方式来得到一个说法。"郑所长对耐克的做法表示很难理解。

“真正向法院提起诉讼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给消费者做个示范,提醒消费者按照这样的做法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他继续解释说,目前青少年追求耐克气垫鞋已经成了一种时尚。香港《信报财经月刊》曾有文章评论说:“近年来,因倾慕耐克鞋,美国有许多十几岁的青少年不惜铤而走险去盗窃甚至杀人,恶性事件时有发生,消费者为何会这样青睐一双运动鞋?"在市场上,一双耐克气垫鞋的价格一般在六七百元左右,这样的追求让很多家长不堪重负。有关对青少年迷恋气垫鞋的心理进行分析发现,气垫鞋的畅销不仅仅是球星乔丹的明星效应,更主要的是气垫鞋成了科学运动的代名词……

“这是以一个消费者的身份对耐克公司的诉讼,要求耐克公司向消费者澄清事实、公开道歉,并提出双倍赔偿。在这场诉讼中,虽然我个人只会得到一双耐克鞋双倍的价格,也就是1000元左右,但更主要的是将得到科学的尊严。”虽然按照法院的说法,正常情况下,诉讼之后20天时间一审开庭,可是从目前的情况看,耐克公司至今没有任何反应。对1月10日左右开庭时耐克公司是否会出席,郑先生表示不抱什么希望。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分别致电耐克公司北京代表处、苏州代表处和耐克中国上海总公司,都没有得到正面回答。苏州和北京方面表示根本不知晓这件事情,而上海总部也没有回应。不过在采访中,北京代表处销售部的梁先生表示,耐克公司最近受到很多人的关注,树大招风,有这样那样的异议很正常,“我虽然没有看到郑先生的科学依据证明,但是好的商品应该摆在那里让消费者自己去判断,我们没有必要与其打口水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