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财务总监一纸决定:中兴通讯的幸福曲线

2004年1月8日,中兴通讯(以下简称中兴)高调发布了2003年销售额大幅增长的公告。公告称,公司2003年实现合同销售额251.9亿元,比2002年增长50%。

2003年成了中兴喜事频频的一年———在2003年12月“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的评比中,中兴通讯由于“多年来在信息化领域的大力投入以及信息化与企业战略的有效结合”而入选,位居“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第38位,并同时荣获企业信息化“最具发展潜力奖”。

在外人眼里,这个奖项在中兴抢眼的业绩下多少显得有些无足轻重。但在中兴内部,在那些从2000年就开始投入到erp实施的中兴人眼里,这个被称为“生命线”的信息化工程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中兴———2002年,与实施e化战略前的2000年相比,在销售收入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合同履行周期缩短55%,交货履约率提高30%,而库存周转天数减少18%。

“erp是中兴成立以来做的第一个大型信息化项目,它的成功牵引出了中兴后面更多的需求。”中兴通讯质企中心(以下简称质企中心)it部长潘文彦这样说。

实施

和所有企业上erp的动因一样,中兴的erp之路始于成长的烦恼。

1985年初,中兴成立时,只是深圳一家原始投资仅几十万元的多种所有制混合的小企业。但作为一个致力于程控交换机等通讯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的国企,中兴在“巨大中华”四大国内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中,在巨龙衰落、大唐平淡之际,近些年却保持了高速增长——尤其是1997年上市之后,它平均每年维持50%以上的增幅。

在这样一个成长的背景下,早在1993年,中兴通讯信息化建设就已经开始。但当时的工作主要集中在mis系统、会计电算化、库房管理系统等小型应用方面。这些割裂的小系统带来的问题非常明显:信息不流通,手工管理,效率低下,重复投资情况严重,数据多重输入,口径不一使得物流、资金流数据不准确,无法获得即时信息……

到了1998年年底,中兴的年销售额达到42亿,这些管理问题急剧放大,中兴领导开始对当时刚刚在国内炒热的erp发生了兴趣———于是,从各个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的“erp小组”成立,当时担任这个小组负责人的就是现在中兴总经理殷一民。这个小组花了一年时间“做调研”、“请清华大学教授来讲课”……这样,到了1999年5月,公司拍板决定上erp,开始正式进入软件选型阶段。

2000年6月,中兴选定了oracle产品和汉得顾问服务,启动erp项目。他们建立了erp部,这个部门集中了各个产品事业部生产计划部门的骨干和it人员(这些人后来在项目结束后就留在了这个部门)。为了有效地实施erp,公司与事业部实行的是“两级erp项目团队”的管理:erp部主抓,事业部有关团队执行,而且配合有相应的奖惩制度。事后证明,这个设置非常有效地保证了系统的实施。

2001年4月到12月,中兴按计划先后完成了公司各相关单位的全面上线工作。2001年5月,erp系统刚上线不久,公司明确了实施电子商务战略,因为已经涉及了营销管理,营销管理营销管理与研发管理领域,原有的erp部已经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建设的需要,因此成立了it部。

2002年初,面向营销体系ecc项目的销售项目与预测模块正式上线。2002年3月,中兴决定实行it统一管理,将分散在各事业部的开发人员进行整合,形成百余人的it开发队伍,建立统一的it管理体系,以便公司在统一的规划下建设系统。参照之前传统企业实施erp的经验,负责erp实施it部门的命运几乎就是erp进行顺利与否的写照,中兴it部的建立和集中管理无疑是个明确的信号。后来,它被划入质企中心,成为了中兴必不可少的一个职能部门。

之后,中兴的信息化和管理在“集成”和“统一”的前提下推广得顺风顺水,2002年6月,最新成立的手机事业部上了erp模块,2003年12月,公司在全国的30多个办事处和北京、上海等地的研究所的财务和管理也被纳入erp的“版图”。

“erp是我们实施的第一个大型信息化系统。”从2000年起全程参与实施的it部的一位科长说:“毫不夸张地说,它成功了,后面的系统才能成功。”

幸福曲线

中兴的选择放在当时的大环境来看,不是没有风险的。

1999年到2000年,从erp在中国的发展来看,正好是第一批大型国企“敢为天下先”,上马erp却又纷纷遇到问题的时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时的长虹,sap,sap,sap,sapsap产品里的6模块只上了4个,it部门的地位不升反降,始终无法打破僵局。

“因此中兴的领导非常谨慎,光调研就搞了一年。”潘文彦说,“这里面不是没有压力的。”

之后在实施中,他们也遇到了其他企业都会遇到的问题———业内人士通常把这个阶段企业的状况总结为“erp幸福曲线”,即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项目的幸福度(企业的收益度+项目组人员的满意度等等)通常呈现一定的波动发展趋势,其中也不乏“观望”和“混乱”的时候,但一旦能顺利到达“持续改善”的阶段并一直坚持下去,“幸福度”就能够持续走高。

中兴的“幸福曲线”在2000年年底到2001年4月在低谷徘徊,之后,从6月开始便持续走高。“2001年4月的时候,已经有三个产品事业部的erp上线。”潘文彦回忆说。他们发现到了5月,erp系统中4月的帐还关不了。而到了6月大家想关5月的帐的时候,一直忙到6月12日,系统还停留在5月。帐不结,货在系统中就发不出去,业务部门怨声载道。士气的低落意味着时间和数据质量上的失控,这对于整个系统的切换与运行都会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这个时候必须找到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潘文彦说:“不搞清楚的话,明明是操作的问题,很容易被混淆成是系统的问题,最后erp系统会变成替罪羊。”于是在6月,中兴业务部门和it部门的人员在一起开了一个协调会。在这个会上,他们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在erp系统启动之前,业务人员已经习惯了手工管理或已有信息孤岛的工作模式,在中兴内部原先自主开发的软件和erp系统并行时,他们仍旧沿袭了过去的工作方式,还在以原来系统为主,对于erp系统的数据输入和操作并不重视。“比如说,排产之后,操作人员忘记了在系统里释放生产任务,这样后面流程里的领料、生产,乃至入库的数据都没有产生。而实际上,大家在老系统里已经领了料并且开始生产了。整个系统的基础数据不充分,自然无法自动关帐并且过度到下个月。

it部门在会上向同事们做出解释后要求各部门配合,并且告诉他们,如果通力合作,按照估计,到15日系统就会自动关帐。在加班几天后,一如他们的预言,系统5月帐关掉,并且其中各项数据和结论都很准确。由于估计准确,并且尝试了标准的操作流程,事业部开始对erp有了信心。到了7月,关帐只拖延了2天。“从8月开始,不用催,系统运行得非常良好。”

中兴安然度过“幸福曲线”低谷不光要归功于各部门的努力和配合,很大程度上还要归功于领导技巧。2001年5月,当时的财务总监发出通知,规定各个事业部发的货如果不从erp系统上走,就不算入绩效考核的范畴。不少人认为,正是这一纸通知扭转了局势,并且直接催生了之后的成功。“正是因为领导如此坚决,又涉及到了利益,各个部门才真的着急了。”一位参加过6月协调会的it部人员笑着说,“否则光靠开会怎么可能让所有的业务部门真正重视erp呢。”

组织变革

2002年,中兴先后进行了两次大的机构调整,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加强与客户的联系,加快市场反应速度。

3月份,中兴将原来按地域划分的事业部改为按客户划分,比如成立面向中国电信与新兴运营商的第二营销事业部,面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的第三营销事业部。中兴老总侯为贵对人称之为“适应运营商的重组”,这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策略性整合。

其次的变动就是侯所说的“理顺产品体系”,加强战略产品研发、生产,其他非战略产品服从于战略产品。之前的交换机和接入事业部合并成为网络事业部,加上原有的cdma、本部、移动事业部和后来从移动中分拆出来的手机事业部,中兴“5变5”,移动、光通讯、数据通信三大类战略产品,成为所有5个产品事业部的核心业务。

说erp的成功实施支持了这个整合可能不够准确,但是,中兴确实等到了2002年4月,即公司erp系统运行基本稳定正常后,产品事业部的变动才拉开了序幕。

正如参与组织结构调整的一位员工所说,组织的拆分“对于erp系统来说是一种考验”。他们在和业务有关的系统维持运转的情况下,花了一个月的时间,顺利进行了转换———事业部划分清楚后,对于系统人员来说,大多是数据层面上的调整。

在系统人员看来,这种拆分是一种“考虑历史的拆分”:找到一个拆分点,这个点之前的是旧事业部,之后的是新事业部。“当时系统设置的时候是以产品为最小单位。”由于事业部按产品划分,所以当产品有变化时,相应的库存和生产任务要从原有事业部按拆分点转出。

“比较麻烦的是涉及到生产任务的时候,原材料、半成品和历史上所有的定单都要转换到现在的部门去。”而那时候业务不能停下来,因此it部门花了一个月时间搭建新的系统架构,然后又将运行在老系统架构中的数据导入到新系统里去。

“这首先要归功于系统设置的合理和oracle的产品支持多组织方式。”该员工这样说。归根结底,erp系统成为了中兴管理和变革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它获得的所谓信息化“最具发展潜力奖”,其实是指在一个完善的erp系统上会牵扯更多的需求。这些“更多的需求”是指各种管理应用的不断深化———在营销领域表现为覆盖售前与售后服务各个核心业务领域的ecc(电子协同商务)项目;在研发领域则是cmm(软件成熟度模型)工具系统、cpc(产品协同商务)系统等相关系统;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管理方面,它变成了自主开发的人事在线、1_learning及ekp(企业知识门户)。(汪若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