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波导与联通的数字文章

尽管中国联通总裁王建宙对媒体宣布,截至2002年12月25日,cdma用户共701.2万名,达到该集团今年初订下的700万客户目标,但是迎接这则新闻的却是业界自始至终的嘘声和媒体的叹息声。2003年1月7日《中国经营报》发表题为“联通cdma700万用户水分待挤,cdma今年怎么赢利”的文章对联通的700万用户数和2003年度1300万用户的新任务均表示出了怀疑与担心。几乎与此同时,波导股份有限公司在浙江宁波举行“第1000万台波导手机下线”仪式,庆祝自1999年底进军手机领域以来的成功。然而,今年1月17日,当波导在京召开记者招待会时,与会的记者更是对其公布的2002年度销售数字纷纷质疑。面对媒体的疑惑,波导主管手机业务的副总隋波的答复是:“根据我个人掌握的数据,波导手机去年的销量应该是700万台,如果各位相信我的说法的话。”1月20日《北京现代商报》刊发题为“国产手机第一有多少含金量?”的文章,认为波导公司对外界宣称的“销量”和“产能”数字可疑之处颇多,并担忧波导公司有“大跃进”的嫌疑。

面对媒体和业界同样的狐疑,这两家企业却反应不一。仅仅在波导新闻发布会遭质疑的第6天,也就是1月23日,波导公司就从信息产业部办公厅火速“请”来了一道“圣旨”,该文件称:“据我部统计,宁波波导股份公司在2000-2002年度连续3年位居国产品牌手机产销量第一名,特此证明。”别看这薄薄一纸却救波导公司于水火,为谁是国产手机老大的纷乱争执划上了一个盖棺定论的句号,波导拨云见日,有了这道“圣旨”,这“状元”当得名也正言也顺,而且还是信息产业部“御笔”钦点的头名。

据信息产业部的有关人士透露,这个数字是根据手机的入网证号统计得出的,也是最准确的,因为每部手机只有在销售时才能获得此入网证号。精通宣传之道的波导公司也紧跟形势,及时改变了电视广告的宣传内容,由原先的“累计产量突破一千万台”改成了与“圣旨”相同的内容:“连续三年全国销量第一”。

但是事件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月11日,信息产业部办公厅新闻处处长王立健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说:“有关波导第一的那份文件是为了配合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而盖章的,只是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经运处的一次日常工作统计,不是信息产业部办公厅的统计,不能代表信息产业部的态度,信息产业部从来不搞也不允许搞这样的排名。”这一前一后的解释,恐怕就连波导公司自己也会感到意外。据业内人士推测,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概是信息产业部觉得自己作为一个行业监管部门,不应该为某一个企业做出这种超出于监管关系之外的非权责范围内的工作,倘若大家都以此为榜样,都跑来要证明,那自己岂不是不胜其烦,而且某些企业也会拿着信息产业部的证明文件出去招摇,这也会把信息产业部无意间卷入到企业行为当中去,有失作为一个行业监管者的公平、公正和公开,置信息产业部自身于尴尬境地,所以才及时调整了自己的说法。不过波导的这次数字文章虽做走了样,但它在整个事件中却显得如此机灵圆滑,如此懂得借力造势,为自己正名、正身,这倒有值得他人借鉴之处。

与此相比大相径庭的是联通公司,这个名副其实的“皇子”,面对媒体的怀疑显得颇有“沉默是金”的意思。不过,从信息产业部副司长王秉科公开的相关数据中又可以看到一些没有被利用起来的数字依据,“2002年1月-11月,cdma手机生产1233万部,销售1203万部,出口577万部”,我们只要简单推算一下就可以得出2002前11个月全国共销售cdma手机约626万部,再加上第12个月的销量,即使是取平均数字,其销售总额与联通公布的用户数也不差上下,因为全国只有一个联通经营的cdma网,这与gsm则不同,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如果联通有“取证”意识的话,从信息产业部公开的资料当中就能为自己找到很关键的数据证明,这些数字至少可以提供一个佐证,而作为一个“皇子”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联通保持了低调。

企业追求数字的轰动效应和业绩效应,并以此作为对外宣传的卖点去博得媒体和消费者宠幸,本无可厚非。通讯业是一个典型的规模效益型的行业,其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前期投入数额巨大,以联通的cdma网络为例,一期投入建设资金121亿元,远期则要追加到700亿元,被业界称为一场“豪赌”,联通只有快速大规模地发展用户群,使其达到规模经济的水平,才能实现收支平衡,进一步走向赢利。但cdma网络开通后,在资费标准上与gsm持平,事先宣传的技术优势如保密性和高品质的话音质量又无从体现,相反倒有用户反映cdma网络使用起来并不稳定。面对自己有言在先的700万的任务承诺,此时无疑变成了一道给自己设下的绊马索。据传,联通曾根据1-3月的市场方面的不乐观表现,将cdma网络的扩张计划缩减1/3,客户数目标也修改到470万。联通承担的压力可想而知,只有背水一战,才有可能完成这作茧自缚的目标任务,才能保存自己的颜面,甚至顾不上考虑企业自身在财务上的压力。2002年4月,联通开中国移动通信业手机“补贴促销”之先河,方式有:预存话费送手机、集团客户以单位信用作担保零首付送手机以及和拥有客户资源或销售渠道的第三方联合推广。然而这些做法却没有得到基金、投资银行以及业内人士的好评,金融分析师认为,联通手机的补贴促销战术,导致每个用户平均2000元的补贴成本要在18个月以内摊销,2003年即是成本摊销的高峰期,这对联通在本年度实现收支持平的财务目标来说压力实在是太大了,而以话费分成的模式联合例如中青旅等企业进行的合作,正在风风火火之时却又然而止,毕竟赔本赚吆喝不是长久之计,赢利才是硬道理,网络泡沫已经教会了人们应该更/理性地看待企业行为。

其实,事先对外界公布一个未必能完成的目标,实在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当然如果没完成任务又想免受其害,也可以对自己的数据做一些“技术性”的处理,这样的前提是不会出现比这更真实和权威的统计数字来比较,否则就是名副其实的造假了,这样的事件如果被曝光轻则危及企业的信誉,重则会像“蓝田股份”和“银广厦”那样的九死一生。

环境会影响甚至会决定一个企业的经营思想和反应的敏锐程度,依靠国家政策扶持起来的联通和完全在市场里摸爬滚打壮大的波导,这两个在完全不同生存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企业,面对业界和媒体的质疑所做出的反应和态度截然不同,波导这个“野孩子”总是在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利用各种“资源”来为自己服务,而原本就有“天然资源”的联通却漠视别人梦寐以求的“优势”,这也许就是“计划”和“市场”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的反映吧。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fanliangok@263.net